慈菇为多年生栽培种水生蔬菜,适应在肥沃的水田生长,抗病力强。一般在2月初育苗,8月初至9月中旬种植,收获期在翌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亩产在1.5~2吨左右。大石慈菇呈卵形,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外形美观,个头较大,耐贮运,淀粉含量高,有独特风味。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慈菇收获期集中在每年春节前10天左右,而留好菇种是当年种植好慈菇的关键。选择形状好、大小适中、无畸形、无病虫害、笔芽粗壮的慈菇作菇种,亩用种量4~5公斤。育苗地选在近水口边或排水良好水田的一角,四周筑田基,按株行距2~3厘米插下,菇芽向上,保持有10厘米的水面。每亩需育种地约12平方米。假植
4月初(“清明”前后)将菇苗移至附近假植,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四周筑好田基,保持田面有水。移植后15天喷一次10%兴棉宝1000倍加40%乐果600倍防虫,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假植期间进行人工除草并摘2次老叶。在7月下旬(“大暑”前后)将叶片30厘米以上部分包括叶柄全部割去,以便控制大苗生长,促进分蘖苗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种植前喷一次20%灭扫利1000倍或12%益扫利1000倍加50%多菌灵800倍,预防病虫为害。
上一篇: 什么是“三网合一”?
下一篇: 鸡的免疫接种方法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