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又名绵腐病、卡脖子、小脚瘟,是温室黄瓜生产上的首要病害,最易发生和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幼苗成片死亡,甚至毁苗,该病是培育黄瓜壮苗的主要障碍。防治该病主要措施是加强栽培管理,控制发病条件,提高幼苗抗病力。
一、选用地上式苗床或营养钵育苗
育苗时,宜选用地上式苗床。因为地上式苗床排水和透气性好,地温高,温度提升快,可减轻猝倒病的发生。地上式苗床制作方法:将温室地面铲平,按苗床大小,用砖块砌成四周高10~15厘米的畦埂,深翻畦内土壤,灌足底水后,填入厚10~15厘米的营养土即成。有条件者,苗床底部可铺设电热线。另外,还可用12厘米×12厘米营养钵育苗。
二、床土消毒
床土最好选用无病新土,同时应进行土壤消毒。具体方法:育苗前7~10天,先将床土过筛,拌入50%多菌灵粉剂25~30克/立方米,或70%代森锰锌粉剂20~25克/立方米,充分翻匀后起堆,用塑料薄膜包严,堆闷72小时后播种育苗。
三、种子消毒
播前结合浸种催芽,用55℃热水浸种10~15分钟,要注意不停地搅拌,防止种子被烫死。也可用25%甲霜灵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0分钟。直播时用65%代森锰锌粉剂或50%福美双粉剂拌种,用药量为黄瓜种子重量的0.3%~0.4%,以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
四、加强苗床管理
播前应一次性浇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确需浇水时,大棚无刺小黄瓜环境温度控制必须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但不能大水漫灌。同时要及时放风排湿,保持土表干燥。白天苗床温度控制在20℃以上,并要防止冷风和低温侵害。适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瓜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五、药剂防治
如苗床出现病株,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与65%代森锌按1∶2混合配成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喷2~3次,于晴天上午进行。同时要及时清除苗床上的病株,在病株周围土壤上撒入适量50%多菌灵粉剂杀菌。如遇阴雨(雪)天,或苗床湿度过大,可采用烟雾剂熏蒸,密闭苗床,点燃45%百菌清烟剂,熏蒸8~12小时,农药用量为0.75~1克/平方米,或选用40%克霉灵粉剂,或45%百菌清粉剂喷粉,用药量为8~10克/平方米。
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主要措施是加强栽培管理,控制发病条件,提高幼苗抗病力。
1 选用地上式苗床育苗或用营养钵育苗
育苗时,宜选用地上式苗床,地上式苗床排水和透气性好,地温高,气度提升快,可减轻猝倒病的发生。地上式苗床制作方法是,将温室地面铲平,按苗床大小,用砖块砌成四周高度10~15 cm的畦埂,深翻畦内土壤,灌足底水后,装入厚度10~15 cm营养土,即成。有条件者,苗床底部可铺设电热线。另外,还可用12 cm×12 cm营养钵育苗。
2 床土消毒
床土最好选用无病新土,同时应进行土壤消毒。具体方法是,育苗前7~10 d,先将床土过筛,拌入50 %多菌灵粉剂25~30 g/m3,或70 %代森锰锌粉剂20~25 g/m3,充分翻匀后起堆,用塑料薄膜包严,堆闷72 h后播种育苗。
3 种子消毒
播前,结合浸种催芽,用55 ℃热水温汤浸种10~15 min,温汤浸种时要注意不停地搅拌,防止种子被烫死。也可用25 %甲霜灵粉剂800倍液浸种30 min,或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0 min。直播时,用65 %代森锰锌粉剂,或50 %福美双粉剂拌种,用药量为黄瓜种子重量的0.30 %~0.40 %。以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
4 加强苗床管理
播前应一次性浇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确需浇水时,大棚无刺小黄瓜环境温度控制必须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但不能大水漫灌。同时,要及时放风排湿,保持土表干燥。白天苗床温度控制在20 ℃以上,并要防止冷风和低温侵害。适时叶喷0.30 %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瓜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5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幼苗发病后的急救措施,如苗床出现病株,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 %瑞毒霉与65 %代森锌按1:2混合配成600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15 %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雾,5~7 d1次,连喷2~3次,于晴天上午进行。同时要及时清除苗床上的病株,在病株周围土壤上撒入适量50 %多菌灵粉剂杀菌。如遇阴雨(雪)天,或苗床湿度过大,可采用烟雾剂熏蒸,密闭苗床,点燃45 %百菌清烟剂,熏蒸8~12 h,农药用量为0.75~1g/m2,或选用40 %克霉灵粉剂,或45 %百菌清灵粉剂喷粉,用药量为8~10 g/m2。
如苗床出现病株,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与65%代森锌按1∶2混合配成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喷2~3次,于晴天上午进行。同时要及时清除苗床上的病株,在病株周围土壤上撒入适量50%多菌灵粉剂杀菌。如遇阴雨(雪)天,或苗床湿度过大,可采用烟雾剂熏蒸,密闭苗床,点燃45%百菌清烟剂,熏蒸8~12小时,农药用量为0.75~1克/平方米,或选用40%克霉灵粉剂,或45%百菌清粉剂喷粉,用药量为8~10克/平方米。
黄瓜猝倒病是温室大棚黄瓜苗期主要病害,保护地育苗期最为常见,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可造成烂种、烂芽及幼苗猝倒。
发病时种子萌芽后至幼苗未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幼苗受害,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黄色病斑,后为黄褐色,缢缩呈线状,倒伏,病害发展很快,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死亡。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其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物。生长后期瓜条受害,瓜面出现水渍状大斑,严重时瓜腐烂,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絮状物。
在低温、高湿,土壤中含有机质多,施用未腐熟的粪肥等均有利于发病。苗床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湿度偏大,不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易诱导猝倒病发生。
防治上,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块做苗床,选用无病的新土、塘土或稻田土,不用带菌的旧苗床土、菜园土或庭院土。播前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在选择晴天喷洒。采用快速育苗,避免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出现。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注意及时插架,以减轻发病。播种前15天翻松床土,每平方米喷洒40%的福尔马林原液30毫升,加水2~4升,喷液后覆盖薄膜4~5天后揭开,耙松放气。幼苗发病初期及时喷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敌克松800倍液,或25%瑞毒霉600~8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600陪液,每隔7~10天喷一次。
上一篇: 花生种子由哪三部分组成?
下一篇: 仔猪三补的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