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辣(甜)椒日烧病是辣(甜)椒上常见的生理性病害。
危害症状
该病是因强烈阳光直射所致,病症只出现在裸露果实的向阳面上。发病初期病部褪色,略微皱褶,呈灰白色或微黄色。病部果肉失水变薄,近革质,半透明,组织坏死发硬绷紧,易破裂。后期病部为病菌或腐生菌类感染,长出黑色、灰色、粉红色或杂色霉层,病果易腐烂。
发生特点
此病是由强光直接照射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引起日灼的根本原因是叶片遮荫不好,植株株型不佳。土壤缺水、天气过度干热、雨后暴晴、土壤粘重、低洼积水、植株密度过稀、病虫危害等也可引起日灼病。防治要点
合理密植、间作:大畦双行密植,可使植株相互遮荫,减少在阳光下的果实暴露。与玉米、高梁等高杆作物间作,高秆作物在遮荫条件,减轻日灼的危害,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合理灌水:结果盛期以后,应小水勤灌,上午浇水,避免下午浇水。特别是粘性土壤,应防止浇水过多而造成的缺氧性干旱。
根外施肥:着果后施用0.1%硝酸钙,每10天左右施1次。连用2~3次。
使用遮阳网:有条件的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可有效防止日灼病。
加强防病治虫:及时防好病虫,防止因病虫落叶导致日灼病。
辣椒日烧病又称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生理性病害。且发生在果实的向阳面,辣椒被强烈的日光 照射后,造成果面灼伤。初为浅白色脆质状小斑,后逐渐扩大为直径20~30毫米,甚至更大的圆形或近圆形病 斑。病斑果皮变薄、变硬,白色革质状。后期病斑有时破裂,或因腐生菌感染长出黑色或粉色霉,或者软化腐 烂。一般东西行种植的日烧病发生较重,南北行种植的较轻;封垄前发生较重,封垄后发生较轻;土壤干旱发 生较重,土壤潮湿发生较轻。
发病原因 日烧病的产生原因是果实暴晒在阳光下,阳光直射部位的皮细胞被灼伤后死亡所致。辣椒 果实被强光直射部位的表皮细胞温度增高,当果实表皮细胞温度能高出周围其他细胞温度10℃以上,被灼细胞 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
1.起垄双株密植,每亩株数7000~9000株 ,以增加叶面系数,使叶片相互遮荫防病。
2.与玉米(2331,-3.00,-0.13%)、豇豆、菜豆等高秆作物间作,利用生物屏障遮荫,并提倡推广遮阳网覆盖栽培。
3.加强水肥管理。在开花结果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地面湿润,增施磷钾肥,改变田间小气候,促进枝叶繁茂和果实发育,减轻病害。
4.及时摘除病果,并进行深埋处理。
5.结合病虫害防治,补充叶面施肥,促进快速生长,减少日烧病造成的损失。
上一篇: 柿子怎样吃最好?
下一篇: 我国青梅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