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工程 > 农业机械 > 农机安全常识 农业机械

农机安全常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农机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1.巧弯油管。紫铜油管材质较硬,不便弯曲安装,可将需要弯曲的部位用炭火烧红,立即放到水中冷却,就会变得柔软易弯了。
2.铁质滤芯巧除污。空气滤清器的铁质滤芯,用柴油很难洗净。若滤芯沾上柴油,可点火燃烧,待火熄灭后,用木棍敲击芯,使烟火脱落,就可彻底清除滤芯内外的污物。
3.巧查活塞环弹力。怀疑活塞环弹力不足时,可用同型号的标准新环,与被检查的旧环沿圆周摞在一起垂直放置,并使两环开口均处于水平位置。然后用手按压两环,若新环开口未动,旧环开口已合拢,说明旧环弹性良好,可继续使用。
4.巧排机油泵内空气。S195柴油机用的转子式机油泵,若因泵内空气没排净,会出现不泵油的故障。解决的窍门是:用一医疗废针管吸满机油,向泵的进油口处注油,并转动机油泵,使出口出油。
5.巧修高压油管。高压油管两端的凸头与喷油器、出油阀的连接,靠接触面的加工精度和管接螺母的紧固力保持密封。一旦接触面磨损漏油,可从废气缸垫上剪下一圆形铜皮,中间扎一个小孔,垫在凸头与凹坑之间即可。
6.断裂纸垫的修补。接好断裂处,在纸垫两面涂少许黄油,再剪两张与纸垫同大小的薄白纸,贴于纸垫两面,装到机上,拧紧螺母即可消除 渗漏。
7.巧治轮胎慢漏气。取2汤勺滑石粉,拔下气门芯,放尽内胎空气, 用硬纸做成漏斗插入气门,将滑石粉灌入内胎。灌不进时可取下纸漏斗,转动一下轮子后再灌,直到灌完,然后装好气门芯充足气。充气后,滑石粉在胎内散开,呈弥漫状附在内胎壁上,就可阻挡微小气孔撒气。
8.巧除水垢。将两条较大的去皮、去籽的老丝瓜络,清洗干净后放入水箱中,并定期更换即可。
9.巧拆减速齿轮外弹力挡圈。东风-12型手拖变速箱内减速齿轮的外弹力挡圈,拆卸非常困难。此时用一根铁丝,一端穿过挡圈上的小孔后拧紧,另一端用改锥绕好,紧紧拉住,然后前后转动几下驱动轮,挡圈便可拆下。
10.巧除细滤器内的污物。转子式机油细滤器内的泥土、污物不易清除干净。如果在转子内壁先用黄油贴一层纸,让泥土附在纸上,保养时将纸揭下,泥土便可彻底清除掉。

农民在使用抽水机、粉碎机、碾米机、膨化机等电动农机具过程中,应注意:
(1)要有接地装置。电动农机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或临时接地装置。这样,万一农机具的金属外壳带电,电流就会通过地线流入地下,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不可带电移动。移动电动农机具时须关掉电源,不可带电移动。
(3)供电线路安装。供电线路必须按照用电规则安装,严禁乱拉乱接。如果农机具离电源较远,应在农机具附近单独安装双刀开关和电熔断器,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4)不带电检修。电动农机具发生故障时须停电检修,不能带电检修。同时,要悬挂警告牌,以防有人误将闸刀合上造成事故。
(5)安装触电保护器。使用单相电动机的农机具,要安装低压触电保护器。这样在发生事故时就能自动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危险。
(6)运转。长期不用的农机具,应在投入正常作业前进行试运转。如果供电后不能运转,应立即拉闸断电,以防止烧坏农机具。

答:一、农机驾驶员安全操作常识

为防止农机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源头消除隐患,这就要求广大驾驶员认真学习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章、努力提高安全驾驶技术,遵守法规,必须坚持如下的安全操作常识:

1.不开带病车,不用带病拖拉机作业 ,无证不准驾驶拖拉机,不违章驾驶拖拉机。

2.驾驶员在开车前后,要严格做好检查、保养工作。避免“三漏”(漏气、漏油、漏水)。

3. 严禁酒后驾驶操作,拖车严禁载人和客货混载。

4.起动前,必须检查发动机的冷却水是否加足,机车行走系统的外部螺栓是否拧紧,变速杆是否放在空档位置,液压升降手柄是否放在下部位置。

5.田间作业时,要人不离车,坚守工作岗位,禁止跳上跳下。农具挂接牢靠,农具未全部升起时不准转弯,严禁倒车作业。机车要作临时性保养、调整、检修或清除缠草时,必须停车熄火。

6.机车过田埂、水沟,应先削平坡度或挖出缺口,用低速通过。一旦发生陷车,切莫加大油门猛冲,须将机车四周与地部的浮泥挖去,填以稻草、木板等物,用低速或其他车辆牵引的办法拉出。

7.注意视线盲区的行驶安全,驾驶员驾车通过盲区时,要减速慢行,随时准备采取应变措施,防止事故。

夜间行车应注意的安全,为保证夜间引车安全,应做到:(1)遵守有关规定,夜间无灯光或灯光不全不出车。 (2)夜间行车驶近交叉路口时,应减速,关闭远光灯,打开近光灯,转弯时要打开转向灯。

8.停车时,变速杆应放在空档,禁止长时间分离离合器。发动机熄火前,驾驶员不得远离机车。

二、脱粒作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作业前:对机械各部分认真检查,调整和注油,传动皮带周围加防护装置。

2.作业中:不准非操作人员靠近机械;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不准穿肥大衣裤;不准用手或木棒向机内喂入禾杆;不准检查、调整、注油和排除故障;不准将石块、铁器喂入滚筒。

3.作业后:及时清理机械,排除杂物,检修和保养。

“安全第一”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一种劳动手段,在使用机械不断增多,农业运输紧张繁忙,农用机械作业面积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安全尤为重要。望广大农机操作人员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多了解掌握农机安全知识,以确保在农机生产中无事故发生。

一、农机驾驶员安全操作常识

1.不开带病车,不用带病拖拉机作业,是农机生产不安全因素中极重要的因素,很容易被驾驶员和广大机户忽视。

2.不违章驾驶拖拉机,农机事故多数是由于违章行车造成的。

3.无证不准驾驶拖拉机,驾驶证件是驾驶员经过训练,考核合格而取得的合法驾驶资格的证明,无证人员往往是驾驶经验不足,遇有险情时心慌意乱,往往做出错误判断,这样就造成农机事故的发生。

4.拖车严禁载人和客货混载,拖拉机是农业生产

工具,它和其它机动车辆不同,设计结构不适于载人,客货混载更容易发生事故,行驶中遇有紧急情况制动时货物在惯力作用下继续向前移动,极易把人挤伤甚至挤死。另外,人坐在货物上面,遇到坑包时易把人颠下,而且货物有时会把人压在下面,造成过多人死亡或重伤。 5.严禁酒后驾驶操作,在驾驶的正常情况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6-0.9秒,而酒后的反应时间为1.5-2.0秒,换句话说,酒后不但会降低反应时间,而且还会丧失应变能力。 6.注意视线盲区的行驶安全,驾驶员驾车通过盲区时,要减速慢行,随时准备采取应变措施,防止事故。

7.夜间行车应注意的安全,为保证夜间引车安全,应做到:(1)遵守有关规定,夜间无灯光或灯光不全不出车。 (2)夜间行车驶近交叉路口时,应减速,关闭远光灯,打开近光灯,转弯时要打开转向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