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小麦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发病条件

在春小麦栽培区,小麦灌浆至乳熟期是该病流行盛期。在栽培管理措施中,水肥管理、播期、密度等与发病关系密切。春灌过量、浇水次数过多、生育后期大水漫灌或土 粘重、地下水位高、田间湿度大的田块、施用氮肥过量、施用时期过晚易发病。播种过早,播量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2]

折叠编辑本段发病特点

病菌在带菌种子上、土壤中和根茬残体上越夏。当小麦播种发芽后,就开始侵染。病菌在未冻死的病株上越冬。O℃以上时,继续为害。春秋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小麦生长后期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往往较重。[1]

折叠编辑本段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 如:郑州3号、花培28、小偃6号、周麦10号、阿勃、西农88、西农881、丰产3号、秦麦12号等较抗病。由无病咱子田留种。(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对分蘖性强的矮秆品种尤其要注意控制播种量。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当控制追肥。冬季灌饱,春季尽量不灌或少灌。早春耙耱保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3)对低湿、高肥、密植有可能发病田块或历年秋苗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于越冬前和返青后喷洒80%多菌灵超微粉剂1000倍液,每667m2用量50g超低量或常规喷雾。也可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