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 桃叶变红色,卷叶是啥原因?

桃叶变红色,卷叶是啥原因?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桃树缩叶病发病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份为盛发期。3年以下新栽的桃树发病尤为严重。经过笔者多年观察,四五月份发病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4月份春季桃芽正处于膨大和展叶期,这时的桃树叶片比较幼嫩,容易被病菌感染,如果此时再遇到10℃-16℃的低温,再加上冷凉潮湿阴雨天气,就会造成该病的流行。

  该病主要危害桃树的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嫩梢和幼果。发病早的年份,嫩叶刚从芽鳞中伸出就呈卷曲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叶片颜色发红,且随着叶片的增大,病部也随之增大,红色增浓,质地变厚变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部由红变成黄白或银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囊壳,最后变成黑褐色,枯焦脱落。

  桃树缩叶病的发生与早春的气候关系极为密切。早春气温低,阴雨多,空气潮湿,发病多而重,反之,发病轻或不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秋季,如气候与早春相似,也会轻微发生。

  对于该病的防治,不少种植户反映不好治,究其原因,主要是果农没有抓住该病的发病规律,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该病在防治上应以预防为主。多年实践证明,在桃芽开始萌动、鳞片欲张而未张开时,喷施一次150-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效果明显。

  据我们进一步了解,这几年,一些农民只知道种植桃树效益好,而缺乏对桃树管理的经验,尤其忽视桃树的冬季管理,实践证明,如果能做到在冬季12月中旬至1月上旬,结合清园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40天后再喷波尔多液,则防治效果会更好。

  对当前已经发病的桃树要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并给桃树补追一次肥,及时补充养分,以促进树势快速恢复。对发病严重的,叶面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倍液控制。

桃树缩叶病发病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份为盛发期。3年以下新栽的桃树发病尤为严重。经过笔者多年观察,四五月份发病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4月份春季桃芽正处于膨大和展叶期,这时的桃树叶片比较幼嫩,容易被病菌感染,如果此时再遇到10℃-16℃的低温,再加上冷凉潮湿阴雨天气,就会造成该病的流行。

  该病主要危害桃树的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嫩梢和幼果。发病早的年份,嫩叶刚从芽鳞中伸出就呈卷曲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叶片颜色发红,且随着叶片的增大,病部也随之增大,红色增浓,质地变厚变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部由红变成黄白或银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囊壳,最后变成黑褐色,枯焦脱落。

  桃树缩叶病的发生与早春的气候关系极为密切。早春气温低,阴雨多,空气潮湿,发病多而重,反之,发病轻或不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秋季,如气候与早春相似,也会轻微发生。

  对于该病的防治,不少种植户反映不好治,究其原因,主要是果农没有抓住该病的发病规律,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该病在防治上应以预防为主。多年实践证明,在桃芽开始萌动、鳞片欲张而未张开时,喷施一次150-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效果明显。

  据我们进一步了解,这几年,一些农民只知道种植桃树效益好,而缺乏对桃树管理的经验,尤其忽视桃树的冬季管理,实践证明,如果能做到在冬季12月中旬至1月上旬,结合清园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40天后再喷波尔多液,则防治效果会更好。

  对当前已经发病的桃树要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并给桃树补追一次肥,及时补充养分,以促进树势快速恢复。对发病严重的,叶面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倍液控制。

桃树叶发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缺氮引起,主要表现为叶全变黄,只要对其根和叶施用尿素即可防治。另一种是缺铁引起,表现为叶脉绿而叶肉黄,这种可以在发芽后给其叶面喷撒螯合铁肥防治。对于叶卷曲,很大的可能是由蚜虫引起的,也就是果农说的蚜虫。每年春季,当桃树发芽生叶对,蚜虫聚集在桃树嫩枝和幼叶片上吮吸汁液,被害后的桃叶呈现小的黑点,红色和黄色斑点,然后逐渐苍白卷缩,甚至脱落,既影响花芽的形成,又可削弱树势。蚜虫排泄的蜜露,污染叶面及枝梢,使桃树生理作用受阻滞,常造成烟煤病,加速早期落叶,影响生长。

  危害桃树的蚜虫都是在早春危害桃树,特别是4~5月份蚜虫养殖最快,是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夏季、秋季时转移到其它作物上危害,冬季再迁回到桃树上产卵越冬。所以可采取一年多次防治,具体方法如下:药剂防治关键时期是冬卵孵化期,即桃树花芽萌动期和桃落叶后被害叶未卷叶以前。花后至初夏,根据当年虫情再用药1~2次。在秋后迁回桃树的虫量多时,也可适当用药一次。常用药剂有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氯氰菊酯乳油,具体用量参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