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应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协调和利用农业、物理、化学等方面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
1 合理应用抗(耐)病品种
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应用抗病品种,坚持优质、高产、多(高)抗原则,选择品质优、丰产性好、综合抗性突出的品种。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区要优先考虑抗病品种的应用。
2 集中育苗,培育壮秧
小麦和杂草是越冬代和一代灰飞虱主要寄主。秧田选址应尽量远离上年发病重田,以减少一代成虫迁入传毒。秧田尽量集中连片,减少秧苗被灰飞虱刺吸与传毒机率,同时便于肥水管理和灰飞虱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科学施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培育老健秧苗,增强植株抗逆性和抗病性。
3 防除杂草、清洁田园
农田杂草和“四边”(田边、沟边、路边、渠边)杂草是灰飞虱重要孳生地。要加大水稻秧田及大田周围杂草防除力度以恶化灰飞虱生存环境,减少过渡寄主,截断寄主链,减轻发病。要尽早拔除病苗,既可以减少田间毒源,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又可以促健株分蘖,让出空间与养分。
这种情况是西瓜常见的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所造成的枯萎病害所致。该病原能在土壤中存活6年之长形成土传性病害,或由种子粘上其病原(厚垣孢子),在种子发芽后病菌即侵入幼苗。因此,如果之前植地种植过瓜类作物,或播种前未有对土壤、种子进行消毒,则植株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在植株发病的初期,不是用杀菌药单纯喷茎叶,而是选择适当的杀菌剂进行灌根及喷茎叶,效果才能相对明显。每隔约7天交替使用的杀菌剂如:高锰酸钾13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种子的消毒,可用于种子在55℃温水中浸种约30分钟,或用10%浓度漂白粉浸种10分钟,然后摧芽。对土壤的消素可用上述杀菌药喷透土壤。
防治对策
1、综防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
2、防治技术: ⑴抓好灰飞虱防治。结合小麦穗期蚜虫防治,开展灰飞虱防治,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减少初始传毒媒介。 ⑵开展药剂浸种。用吡虫啉药剂浸种(吡虫啉有效成分1克/12.5千克稻种),防效可达50%以上。 ⑶突出重点抓好秧苗期灰飞虱防治。小麦、油菜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每667平方米选用税劲特30-4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移栽前3-5天再补治1次。 ⑷抓住关键控制大田危害。在水稻返青分蘖期每667平方米用锐劲特30-40毫升,对水4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大田灰飞虱。水稻分蘖期大田病株率0.5%的田块,每667平方米用2%菌克毒克300毫升对水40千克均匀喷雾防病,1周后再补治1次。
上一篇: 山茶花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 秋豆角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