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表皮, 3 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 4 龄后分散为害,昼夜取食, 6 龄幼虫白天潜伏根际土中,夜出为害。大龄幼虫可钻入叶球为害,并排泄大量虫粪,使叶球内因污染引起腐烂,造成严重减产并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二、防治方法
(1) 加强预测预报 由于 3 龄以后幼虫分散,又常钻入叶球,防治很困难,而在初龄期不仅食量小、抗药性差,并且集中取食,是暴露的,易于用药防治,因此必须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通常结合诱杀成虫,采用黑光灯或糖醋盆,监测每日成虫发生量,在成虫盛期一周后即为防治适期。关于防治指标,我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就原苏联的规定,在扩蓝的早熟品种,于叶球形成初期,若有虫株率 1 %,幼虫数量达 l 一 3 头/株,或 5—8 头/ mz ;在晚熟品种上,于叶球形成初期,若有虫株率 10 %,幼虫数量达 5 头/株,则应开展防治。
(2) 农业防治 甘蓝夜蛾以蛹在土中越冬,因此对菜田进行秋耕或冬耕,可消灭部分虫蛹。甘蓝夜蛾卵成块产于菜叶上,并且 2 龄前幼虫不分散,极易发现,可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
(3) 诱杀成虫 在成虫发生期,可设置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在春季可结合诱杀地老虎成虫同时进行。
(4) 生物防治 在甘蓝夜蛾卵期可人工释放赤眼蜂,每 667m26—8 个放蜂点,每次释放 2000 一 3000 头,隔 5 天 1 次,持续 2—3 次,可使总寄生率达 80 %以上。在幼虫期可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要选用对夜蛾科幼虫致病力强的菌系,并要在幼虫钻入叶球前施用。 (5) 化学防治。参见甜菜害虫一甘蓝夜蛾。
上一篇: 为什么鸡会拉黑色水样粪便
下一篇: 香瓜真菌性病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