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饲料作物、牧草 > 破除牧草种子硬实休眠的方法有哪些? 饲料作物、牧草

破除牧草种子硬实休眠的方法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种子休眠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根据种子休眠的原因可将种子休眠的类型分为三种,即生理休眠、抑制物质、硬实三种类型。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必须取决于种子休眠形成的原因。

1、生理休眠破除的方法

(1)干燥储藏法:很多生态区的麦类种子均可将其放置一段时间,休眠自然消失。

(2)低温法(预先冷冻法):茄科、苹果、梨等的种子需要后熟,可在冬季放在湿沙土中,于0-5?的低温下存放60-90天。农作物、蔬菜和花卉的种子在5-10?下于湿润的发芽床上处理数日或更长时间,低温可有效中止禾本科和草本植物分胚的休眠。

(3)高温法(预先加热法):将种子放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干燥,摊成一薄层,各作物种子加热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各有不同。水稻40cC处理7天,大麦和小麦30-40?处理3-5天,高粱30?处理2天,棉花40?处理1天,大豆在30?处理半天,西瓜、芹菜、黄瓜、洋葱等蔬菜的种子30?处理3-5天。

(4)双氧水处理:这种方法可用于小麦、大麦和水稻休眠种子的处理。用29%浓双氧水处理,小麦浸种5分钟,大麦浸种1020分钟,水稻浸种2小时。用淡双氧水处理时,小麦、大麦、水稻分别用1%1.5%3%的浓度,均浸种24小时。用浓双氧水处理后,须马上水纸吸去沾在种子

3/5页

上的双氧水。

(5)去稃壳处理:由于种皮阻碍了氧气的通透可采取这种方法。人工收获的燕麦时种子的不透性为86%,如改机械收获降为30%,即是机械摩擦所产生的效果。水稻用出糙机脱去稃壳,有胚大麦剥去胚部稃壳(外稃),菠菜剥去果皮或切破果皮,瓜类嗑开种皮就可去除休眠。

(6)赤霉素溶液处理:燕麦、大麦、黑麦和小麦的种子一般采用浓度为0.05%的赤霉素溶液浸种,当休眠较浅时采用浓度为0.02%的赤霉素溶液浸种,当休眠较深时采用0.1%的赤霉素溶液浸种。

(7)硝酸钾处理:用浓度0.2%的硝酸钾溶液湿润发芽床,处理期间水分不足可以加水湿润,一般可用于解除茄科、禾谷科和许多牧草种子的休眠。

2、抑制物引起种子休眠的破除

种子在贮藏或播种后,抑制物质会发生转化、分解、挥发、或淋失,逐渐消除其抑制作用,使种子的休眠得以解除。

(1)洗涤法:有些植物的种子果皮或种皮内有发芽的抑制物质,可以把种子浸在25?的温水中或流水中预先洗涤,如甜菜复胚种子洗涤2时,遗传单胚种子洗涤4小时,菠菜种子洗涤1-2小时,然后将种子在25?条件下干燥,休眠就能够被破除。

(2)剥颖法: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和有皮大麦等,可采用剥除种子外部结构如内外稃或颖壳的方法,去除抑制物质,使种子的休眠得到破除。

(3)开水烫种法:热水与干热处理,可用来减少不透性种子的休眠,高温处理最佳温度根据植物不同而异。如棉花、豆类的硬实种子,可将种

4/5页

子用开水烫2分钟。

(4)人为损伤法:豆科的种子可直接用针刺入子叶的部位,也可小

心的将种皮刺穿、削破、挫伤或用砂纸摩擦,以增加种皮的透性。

硬实休眠种子种(果)皮结构致密坚实,或具有角质层及蜡质层,不透水或不透气,从而导致不能发芽,称为硬实种子。许多豆科草种的休眠属于这种类型。在生产实践中,应综合考虑是否采取破除休眠措施,如决定进行处理,可以采用机械损伤、低温处理、高温处理、变温浸种及化学处理等方法。机械损伤通常采用石碾碾压或用去谷壳的碾米机碾磨,使种皮产生裂纹。低温处理将种子置于0~10℃的低温条件下,处理7天。高温处理将种子置于100℃左右的高温干燥条件下,处理4~10分钟。变温浸种是用50~98℃热水浸种10~30分钟,或浸至冷却,直至浸泡一昼夜,然后捞出在阳光下暴晒,夜晚移至凉处并浇水保湿,如此2~3天,种皮开裂,此时便可趁墒播种。化学处理可用浓硫酸或浓盐酸腐蚀种子几分钟至一个小时,处理时间因种而异,直至种皮出现孔纹,然后放入流水中充分洗涤。亦可用25%双氧水处理种子5~15分钟,处理时间因种而异。用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处理,亦可收到良好效果。处理时要注意做好防护,以免酸、碱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