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猪早断奶。母猪妊娠期平均114天,产仔后40天内发情配种,一个生产周期154天,1年2个生产周期需308天。实际生产中,60天断奶母猪可产1.8窝/年,45天断奶母猪可产2 窝/年,28天断奶母猪可产2.2窝/年。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和断奶仔猪数,也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但过早断奶会降低仔猪成活率,不利于母猪子宫恢复。2、选择优良种猪。选择长白、大约克、太湖猪、荣昌猪等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品种。应注重对母猪体型的选择:(1)体型平直或微倾,腹部较大、松弛。(2)乳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乳头饱满不能有瞎乳头。(3)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上翘的母猪繁殖性能一般较差。第1、2胎是繁殖力上升期,窝产仔数逐渐增多,第3、4、5胎为高峰期(2~3.5岁),窝产仔数最多,第6胎以后繁殖力逐渐下降。每年按30%的比例更新,淘汰繁殖力下降及长期不发情的母猪。3、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情况下,1头公猪1年可配种25~30头母猪,繁殖仔猪600~800头。采用人工授精,1头公猪可配种300~500头母猪,繁殖仔猪10000头以上。优良公猪可通过人工授精将优质基因迅速推广,促进品种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提高。留优汰劣,减少公猪饲养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适时配种。(1)掌握初配年龄,过早配种不仅产仔数少,而且影响小母猪的生长发育和产仔初生重及泌乳力;配种过迟,则增加饲养管理费用。地方猪种性成熟早,可在6~8月龄、体重50~60公斤配种;培育品种及杂交种可在8~9月龄、体重90~100公斤配种;引进猪种8~10月龄、体重100~120公斤配种。(2)掌握适时配种。本地猪发情后宜晚配,引进品种发情后宜早配,杂种猪居中间。就母猪年龄而言,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阴门红肿刚开始消退,流出丝状粘液,按压母猪后躯呆立不动,配种最为适宜。
5、加强管理。(1)妊娠母猪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即妊娠前期营养水平较低,后期随着胎儿发育加快,营养需要也随之增加,加强后期营养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保证妊娠期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可防止流产、化胎、木乃伊、死胎、畸形。(2)妊娠母猪单圈饲养,禁止惊扰;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产前5~7天停止运动;做好防暑防寒工作。(3)哺乳期乳汁分泌量大,泌乳母猪应饲喂高能、高蛋白质全价饲料,保证供给充足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不限量饲喂。(4)产后2~3天到舍外适当活动,有利于提高泌乳量和恢复体质。6、降低仔猪死亡率。(1)仔猪出生后及时清除口鼻黏液,对假死仔猪及时急救,断脐带后用碘酒消毒。(2)1~7日龄仔猪最适宜温度28~32℃,8~30日龄25~28℃,31~60日龄23~25℃。(3)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尽早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免疫抗体、镁盐等,且酸度高有利于消化、增强仔猪抗病力、抗寒力。(4)母猪前排乳头分泌乳汁量多,后排较少。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重小的固定在前排乳头,这样有利于仔猪发育均匀。(5)仔猪出生后2~3日内,肌肉注射150毫克/头右旋糖苷铁。(6)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20日龄大量采食饲料。(7)将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
上一篇: 月季霜霉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夏秋西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