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在玉米出苗后及早喷施一遍杀虫剂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可选用“农喜 1 号”1000倍液(每桶水 15 毫升)或者“邯科 140”1500 倍液(每桶水 11 毫升)均匀喷雾,不仅可有效防治玉米蓟马危害,也可同时兼治灰飞虱(粗缩病的传毒害虫)、瑞典秆蝇等多种害虫。 用药的同时可加入十乐素、壮汉、蓝色晶典、六高二氢钾等营养调节型增产剂,以促进壮苗。 注意:玉米苗期喷施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一定不要喷施含有机磷成分的杀虫剂农药,以免产生药害。
用腚虫咪或吡蚜酮
玉米蓟马是我地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它以锉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叶片受害后,出现断续的银白色斑点,并伴有小污点,严重时可造成玉米心叶成捻状展不开,造成植株畸形,重者造成烂心,使玉米的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防治指标:有虫株率5%,或百株虫量30头。
防治方法: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药液着重喷洒在玉米心叶内,可同时兼治蚜虫。
方法如下:叶面喷施吡虫啉、噻虫嗪或者加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0毫升、2.2%甲维盐微乳剂10-20毫升兑水15-30公斤,进行喷雾处理。既可有效防治玉米蓟马,也可兼治灰飞虱等害虫。
蓟马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玉米黄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个体小(0.9~1.3毫米),会飞善跳。黄蓟马首先危害叶背,禾蓟马和稻管蓟马首先危害叶正面,二者均可使叶片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受害严重者叶片枯干,甚至毁种。也还可以引起玉米幼苗“心叶破碎”或扭曲成“牛尾巴状”。干旱对其大发生有利,降雨对其发生和危害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一、生活习性 蓟马较喜干燥条件,在低洼窝风而干旱的玉米地发生多,在小麦植株矮小稀疏地块中的套种玉米常受害重。一年中5~7月份的降雨对蓟马发生程度影响较大,干旱少雨有利于发生。一般来说, 在玉米上的发生数量,依次为春玉米>中茬玉米>夏玉米。中茬套种玉米上的单株虫量虽较春玉米少,但受害较重,在缺水肥条件下受害就更重。 成虫行动迟缓,多在时反面为害,造成不连续的银白色食纹并伴有虫粪污点,叶正面相对应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成虫在取食处的叶肉中产卵,对光透视可见针尖大小的白点。为害多集中在自下而上第二至第四或第二至第六叶上,即使新时长出后也很少转向新口中为害。 二、防治办法 1、农业防治。①选择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提高品种自身抗虫性。尤其是玉米蓟马重发生区避免种植抗性差的品种。②调整玉米播期,扩大夏播玉米种植面积。6月中旬播种的玉米蓟马发生严重,应提早播种。③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寄主植物。④适时灌水施肥,以促进玉米幼苗抽出新叶,增加叶片数,越过喇叭口期,以减轻蓟马危害,并可改变玉米地小气候,使其湿度增大,不利于蓟马生长发育,特别是干旱缺肥的玉米,更要注意这一点。⑤结合田间定苗,拔除虫苗带出田间销毁,减少其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集中连片防治,防效均在85%以上,并能防止害虫迁移为害。目前以吡虫琳效果最好,且可兼治蚜虫,在蓟马发生初期对叶片和心叶进行喷施防治。
防治方法:防治玉米蓟马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5~20克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常规喷雾,对卷成“牛尾巴”状畸形的苗,从顶部掐掉一部分,促进心叶展出。喷药时,注意喷施玉米心叶内和田间、地头杂草,还可兼治灰飞虱。施药时间选择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避开高温,以免造成药害。
蓟马主要在玉米心叶内为害,同时会释放出黏液,致使心叶不能展开。随着玉米的生长,玉米心叶形成“鞭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一、防治指标:玉米蓟马虫株率5%或百株虫量达30 头,应及时进行药剂除治。
二、药剂防治:当蓟马危害严重时应及时用药喷雾进行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烯啶虫胺、吡蚜酮等内吸性药剂对蓟马有较好的防效 。
三、用药时需注意的事项:
1、因蓟马主要集中在玉米心叶内危害,所以用药时要注意药剂应喷进玉米心叶内。
2、经药效试验证明菊醋类药剂对蓟马无效,甚至有时可能对蓟马有引诱作用,因此,应避免应用菊醋类农药。
3、因玉米受蓟马危害后苗弱,防治时可加入喷施宝、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混合使用,以促进玉米生长。
4、玉米苗期喷施过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一定不要喷施含有机磷成分的杀虫剂农药,以免产生药害。
是玉米苗期常见的一种虫害,而目前是为害最为敏感的时期。防治建议: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2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4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45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药液着重喷在叶心内,可以兼防蚜虫、瑞典秆蝇、粘虫等昆虫。
上一篇: 绿色食品j是不是不能施化肥,只能施入有机肥和生物肥?
下一篇: 皖南地区什么时间种植小麦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