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甘薯 > 甘薯种植最适合的土壤? 甘薯

甘薯种植最适合的土壤?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要求土质为疏松的新开红、黄壤或砂性水旱轮作地,土壤偏酸性。

同时要求土质为疏松的新开红、黄壤或砂性水旱轮作地,土壤偏酸性。 甘薯的适应能力比种子作物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要获得高产,仍需要良好的土壤条件,使它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甘薯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不仅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与水分,而且块根亦是在土壤中形成与膨大的。 (1)耕层深厚:所谓耕层就是活土层,这是甘薯块根膨大和根系密集的地方。耕层深厚能提供充足的水分、养料和空气。虽然甘薯的根可以深入地下1米以上,但约80%的根系分布在30厘米以内的土层内。土层5厘米以内,由于水分不足,薯块难以生长;25厘米以下土层通气性较差,亦不利于薯块膨大。可见,适于甘薯块根膨大的部位多在垄面下5~25厘米深的土层内。因此,改善和扩大适于薯块膨大的耕层,利于甘薯获得高产。实践证明,耕层深度以30~40厘米为好,超过40厘米增产效果不大,而且要花费更多的劳力。 (2)疏松通气:土壤疏松通气是创造甘薯高产的重要条件。据分析,土壤溶气率在30%,土壤孔隙15%~20%为宜。薯块在不断膨大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也只有耕层疏松,土壤孔隙多,才能贮存足够氧气供应甘薯生长。试验证明,甘薯的根吸收养分,也需要由根呼吸供给能量,氧气供应不足,呼吸作用降低,不利于薯块膨大。土壤的通气性好,可提高钾素的吸收量,使钾、氮的比值升高,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根运转。沙性土壤比黏性土、经过深翻疏松的土比浅耕紧实的土空隙多,通气性好。不同的土质在养料含量相同的条件下,甘薯产量有明显差别。沙性土比黏土可以增产30%以上。 (3)土壤肥沃适度:建立高产薯地,除应要求土层深厚、疏松以外,还要肥沃适度,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脱毒甘薯所需的养料,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据试验分析,667平方米产鲜薯3 500千克以上的土壤其速效钾的含量应在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磷在20毫克/千克左右,速效氮在30~50毫克/千克,速效氮含量高于70毫克/千克易徒长,低于20毫克/千克时则茎叶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尤其需要重视的是,甘薯多种在旱瘠地上,缺乏营养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甘薯又是吸肥力很强的作物,因此补充营养十分重要。 (4)保墒蓄水:甘薯多在旱地种植,很少有灌溉条件,自然降雨是它生长需水的重要来源。最大限度地积蓄土壤水分,减少消耗和流失,是提高甘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丘陵山地造梯田、修筑地堰和等高线作垄等都能有效防止水分流失。此外,深耕加厚土层,可以扩大蓄水保墒能力。甘薯高产田相对含水量以60%~70%为宜;沙壤土含水率以14%~16%为宜,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生长受阻。

甘薯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较耐贫瘠,但土质疏松、通透性好地沙壤土更适合甘薯生长,沙壤土生长的甘薯品质好、产量高。

最好是沙壤地,这样的地里长的红薯颜色好,品质好。其实红薯对土壤的要求是不高的 ,除了盐碱涝洼地以外,其他的土壤都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