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养殖鱼类食性的不同, 对于水质的影响是不同的, 吃食性鱼类 (鲤 鱼、草鱼)大量吞食饲料,排泄物增多,会增加水的肥度。而虑食性鱼类 (鲢鱼、鳙鱼)以浮游生物为食,会减低水的肥度。因此减少吃食鱼类放 养量及增加滤食性鱼类放养量都会降低水的肥度,反之会增加水的肥度。 第三章 池塘越冬技术 1. 池塘养殖鱼类越冬发病鱼死亡原因是什么? (1) 冬季池塘水质过肥,造成鱼类患气泡病。 (2) 水质中氨氮过高,造成氨中毒。 (3) 水质中原生动物过多,藻类过少,造成缺氧死亡。 (4) 大雪之后扫雪不及时, 阳光不能照射到水中, 浮游植物不能造氧, 造成缺氧死亡。 (5) 冬季池塘放养密度过大,造成缺氧死亡。 4. 越冬前如何防病? 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必须做好越冬前的防病工作,因为一旦封冰 以后鱼类患病,治疗非常困难。越冬防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停食前 20 天投喂越冬专用饲料。 (2) 封冰之前适量加注新水。 (3) 封冰之前全池遍撒沸石粉,以降低氨氮和性池底保护膜。 (4) 一般情况禁止池塘冬季动网。 5. 越冬管理中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 及时扫雪防止闷塘。 (2) 每天按时打冰眼或开增氧机。 (3) 经常巡池,观察水质及鱼类活动情况,发现情况及早处理。 (4) 防止池中有溜冰、垂钓等情况,保持池中安静。 6. 冬季为何也换水? 冬季池水也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也会出现水质恶化的情况,因此 冬季也须换水,但每次换水量不要太大,以免引起温度变化太大
上一篇: 小苍兰坏死斑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 万代兰养护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