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淡水鱼 >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 淡水鱼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症状

  病鱼常离群在水面独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体色发黑,特别头部变得乌黑,故细菌性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肉眼检查,病鱼鳃盖骨的内表面往往充血发炎,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局部鳃丝腐烂缺损,腐烂处常常有黄色的附着物。从病鱼鳃瓣的腐烂部位剪下一块在显微镜下检查,一般可以到鳃丝软骨尖端外露或腐蚀,在粘液和附着物边缘可见到许多细长柔软的细菌成丛摆动。

 预防措施

  ①鱼种下塘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下塘时先用10克/方水的漂白粉或食盐水溶液(每100千克水加食盐2-4千克)药浴10-30分钟。

  ②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增强鱼体抵抗力。

  ③发病季节,每月坚持全池遍洒生石灰2-3次,使池水pH保持在8左右。

 治疗方法

  由于烂鳃病的发生依赖于一定量的活菌体作用,且发病时细菌有可能已感染内部器官,因此治疗该病应采用水体消毒和内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

  水体消毒的措施有

  ①生石灰化开后全池泼洒,是池水pH成弱碱性(pH8.0左右),用量和次数应根据池水实际pH,一般每亩水深用量为10-20千克。

  ②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用药量为:漂白粉1-2克/立方水,二氯异氰尿酸钠0.3-0.4克/立方水,三氯异氰尿酸0.2-0.3克/立方水或鱼菌清250克/亩·米。

  ③畜用红霉素全池泼洒,用量为0.3克/立方水。

  ④每亩每米水深用大黄粉2-3千克,加40-50千克浓度为0.3%的氨水浸泡12小时后,连汁带渣全池泼洒。

  ⑤若发病较严重,可先抽出部分池水,在按每立方水2-3克的用量全池泼洒痢特灵浸浴12小时。

  内服药物有

  ①每500千克鱼每天红霉素40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②每500千克鱼每天用500强农福-3型拌料投喂,连用3-6天。

  ③每500千克鱼每天用强克99药物500克拌料投喂,连用4-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