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牛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牛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牛痘潜伏期一般为12天。发病急,体温骤升至39~40℃,有烦躁、头痛、咽痛、四肢酸酸痛、寒战、呕吐、便稀等症状,神志清楚,偶发性谵妄、惊厥及衰竭表现。经2~4天皮疹出全。皮疹为离心性分布,头面部、四肢近端较多,驱干较少。最初为暗红色小丘斑,数小时后即有丘疹。经2~3天丘疹期,渐为水疱状即为痘疱,周围红晕。至5~8天疱疹灌浆,渐成脓疱,有痛感,周围红晕加深。此时温度再度升高,称“化脓热”。至10~14天,体温渐降,脓痂渐干缩,或破裂结痂,终成痂盖。再经2~4周,痂盖自然脱落,有痒感,并留下疱痕,称“麻点”。

  牛痘皮肤出疹的同时,口咽部、上呼吸道黏膜、结膜等处也有黏膜疹出现。气管、食管、泌尿道、阴道等处黏膜亦可受累。由于黏膜为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在向疱疹转化的过程中,黏膜疹的上皮层很快就破裂,往往看不到疱疹形成。黏膜病损破裂不仅形成炎症小溃疡,而且由于溃疡周围显著的炎症反应,可以导致严重的症状,产生流涎、声音嘶哑、畏光、鼻塞、流泪、咽痛、吞咽困难、大小便激惹等临床表现。

  牛痘病期第8~9天,疱疹继续充盈,疱液浑浊;约在24h内,疱液转为黄色脓性,疱疹变成脓疱疹,疱疹周围红晕更显著,皮肤发红微肿。皮下组织疏松部如眼睑等处出现水肿。在皮肤与皮下组织紧密的部位,如头额、手掌等处水肿可引起局部明显疼痛。此时体温进一步上升,中毒症状继续加重。若合并细菌感染,症状更重,可并发肺炎、休克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