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治
1.1 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尤其对于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用毛粉802、隹粉15等抗病新品种。
1.2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依据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叶面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1.3 改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地温过度降低,减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1.4 合理间套作与轮作倒茬。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番茄与茼蒿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1.5 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浸染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1.6 换土改造。连作几年后,土壤盐化及土传病害加重,可采取老土换新土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是铲除耕层表土,换上无毒肥沃土的大田土。
2 生物防治
2.1 应用生物技术。可采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培育抗病品种。
2.2 使用生物农药。如立枯病可用木霉菌0.50kg掺细土50kg混匀,然后撒在病株茎基部,每亩用药1.50kg,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2.3 生态防治
不同病害适宜的温湿度不同,应依据不同温室内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湿度,避免出现高温高湿及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夜间13~15 ℃,适温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合理通风,适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
2.4 物理防治
2.4.1 温汤浸种。用50~55 ℃温水浸种10~15min,可有效防治多种种传病害。
2.4.2 土壤消毒。抓住春秋茬之间的夏闲高温期翻地晒棚,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每平方米铺4~6cm麦草1kg,加石灰氮0.10kg,深翻20cm,然后田埂间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盖上,密闭10~15d后,地表温度可升到50~60 ℃灭菌及杀线虫效果显著。
2.5 化学防治
在熟悉病害种类,了解农药性质的前提下,对症下药,合理施用化学农药;适期用药,讲究施药方法,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把化学防治的缺点降到最低限度,生产无公害蔬菜。
上一篇: 果树施用有机肥有何讲究?
下一篇: 调节控制装置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