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抗微生物类药物的抗菌特性选用药物
兽用抗微生物类药物共分十大类,分别是:磺胺类、苄氨嘧啶类、硝基呋喃类、喹诺酮类、喹恶啉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类、其他抗菌类、抗真菌类、抗病毒类。每一类又有若干种药物,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其中最常用的抗微生物药有三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类。其他七类应用较少,如苄氨嘧啶类主要作为增强磺胺与抗生素药效的辅助药和饲料添加剂应用;硝基呋喃类现已基本禁用;哇恶啉类主要用于预混剂;硝基咪唑类使用较少;其他抗菌药中泰妙菌素(支原净)、黄连素分别用于呼吸道、消化道,应用较多;抗真菌药在兽医上也不普遍;抗病毒药目前应用较多,但防治效果不确实。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特性 磺胺类药物分为肠道易吸收类、肠道难吸收类和外用类。其中肠道易吸收类用于全身感染,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肠道难吸收类用于肠道感染。
磺胺类药物的最大特点是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主要表现抑菌作用,药效慢,因此适用于一般性感染,重症少用或不用。
选用磺胺类药物应注意:(1)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活性顺序为:磺胺间甲氧嘧啶 磺胺甲基异恶唑 磺胺异恶唑 磺胺嘧啶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 磺胺对甲氧嘧啶 磺胺二甲嘧啶。一般选用排位靠前的抗菌效果较好。(2)磺胺类药物首次使用时剂量加倍。
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特性 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较磺胺及一般抗生素要高,且不与其他抗菌药产生交叉耐药性,应用较广,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有诺氟沙星(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单诺沙星、培氟沙星、沙拉沙星等。
喹诺酮类药物中以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最强,临床用于呼吸道、肠道、尿路感染;诺氟沙星开发应用最早,用于消化道、呼吸道及尿路感染,也可用于支原体;单诺沙星和恩诺沙星是畜禽专用药物,前者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抗菌作用强大,为首选药物,后者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培氟沙星主要用于肠道感染;氧氟沙星作用同诺氟沙星,但效力更强。
应用喹诺酮时应注意:(1)喹诺酮类不能与利福平、氯霉素合用,有拮抗作用,不宜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不能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喹诺酮类药。(2)幼畜及孕畜禁用。
抗生素类药物的抗菌特性 抗生素类是抗微生物药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根据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洁霉素类等七类。抗生素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故抗菌作用较磺胺快且强。
各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β-内酰胺类 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霉素。青霉素又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天然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廉等优点。但抗菌谱较窄,易水解,金葡菌易耐药。半合成青霉素能耐酸、耐酶和广谱抗菌;头孢菌类素具广谱抗菌、杀菌力强、过敏反应少、耐酸耐酶等优点,临床可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多种感染。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青霉素G常作为首选药物应用,与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合用有拮抗作用,也不宜与碱性磺胺合用;头孢菌素一般在青霉素治疗不显著后用。
氨基甙类 包括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抗菌谱广,主要对G-菌作用强大,临床多用于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结核杆菌引起的肠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毒性大,对听神经及肾有损害;丁胺卡那抗菌谱广,对耐药菌有效。
大环内酯类 包括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柱晶白霉素、北里霉素、螺旋霉素等。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对耐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菌有效。毒性低,临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肺炎、支原体、败血症等。
四环素类 为广谱抗生素,包括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及脱氧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其抗菌活性较青霉素、头孢菌素及氨基甙类弱。四环素类抗菌活性顺序:二甲胺四环素 脱氧土霉素 金霉素 四环素 土霉素。临床主要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可引起二重感染。
氯要素类 为广谱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已禁用)、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临床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可引起二重感染。
多肽类 为窄谱杀菌剂,抗菌作用强,包括多粘菌素、杆菌肽等。临床主要用于G-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常作为药物添加剂。
洁霉素类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主要有林可霉素,临床上用于G+引起的各种感染,特别适用于耐青霉素、红霉素的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上一篇: 如何保障扦插的成活率?
下一篇: 怎样鉴别猪水疱病和猪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