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和排水
高粱在拔节抽穗期和灌浆期急需水分,但应防止后期因灌溉过早和节间伸长而造成的倒伏,因此要少量多次灌溉。如果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的76%,则不能灌溉。在抽穗和灌浆的开始阶段,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会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需水量占总增长期的36%。此时如果遭遇干旱,会导致穗数减少,严重影响幼穗的发展,导致小穗和小花退化,结实率下降,直接导致产量严重下降。中耕培土
拔节期后,中耕和深中耕可以保持土壤的疏松,切断部分根系,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新根的产生,扩大吸收水分和肥料的面积,对形成强茎大穗,增加经济产量有积极作用。培土的作用是防止倒伏,保持水分含量,将土壤养分集中在根际,促进气生根向土壤延伸,并增强吸收水分和肥料的能力。中耕后期应与土壤耕作相结合,以促进根系的去除、早期生长和快速生长,并增强抗风、抗倒伏、抗旱和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喷施植物激素
在高粱生长期,适时喷施一些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防止倒伏、呼吸急促和氮磷运转,使植物早花、加速灌浆、早熟、增产。常用的植物激素包括乙烯利和矮壮素等。
防治病虫害
高粱抽穗期和灌浆期,也是各种病虫的高发期。这个阶段要重点预防炭疽病、粟穗螟、玉米螟、高粱螟和蚜虫等病虫害。炭疽病主要危害高粱穗,如果选用“泸糯八号”等抗逆性强的杂交品种,在种植中一般无炭疽病等病害发生,但也要做有效的预防。粟穗螟在小穗上结网危害嫩穗和籽粒,会造成枯穗而减产。玉米螟和高粱螟的幼虫危害高粱的茎秆和穗秆,会造成钻心死苗和钻秆死穗。
物理防治方法: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对螟虫等害虫能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还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酿酒高粱籽的质量、卫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应避免施用有机磷杀虫剂和敏感的除草剂,以人工除草为宜,以免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