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粘虫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防治冬枣粘虫可有用以下方法:(1)人工物理防治。刮树皮灭蛹,利用冬枣休眠季节,人工刮除树干、枝叉处的粗皮和翘皮,事先在树下铺好塑料布收集树皮及虫茧,集中烧掉。黑光灯诱杀成虫:于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杀虫灯)诱杀成虫。于5—6月份,对药剂遗漏防治的粘虫包进行摘除。9月上旬,在树干树叉处绑草把,诱虫化蛹,再取下烧掉。 (2)化学防治。关键要抓好第一代幼虫防治,基本与枣尺蠖同步进行,所用药剂也相同。第二代幼虫的防治正值花期前后,此时天敌生物大量发生,药剂选择时应防止伤害天敌与蜜蜂,可用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如天达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持效期可达15天以上,也可选用5%卡死克(氟虫脲)乳油1500倍液兼治红蜘蛛类害螨。配合药剂选用天达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000倍液。 (3)生物防治。利用性诱剂迷向方法或天敌生物防治,在保护天敌的条件下,可选用赤眼蜂防治,在第二代成虫产卵期(7月中、下旬开始),每株释放松毛虫赤眼蜂3000—5000头,在田间卵调查的基础上,于卵的初期、初盛期和盛期各释放1次(每次间隔约4天)最好,田间卵被寄生率可达85%以上。利用微生物杀虫剂;喷洒Bt(100亿活芽孢/克)乳剂500倍液,或白僵菌普通粉剂(100亿活孢子/克)500—600倍液。
特征:枣粘虫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危害芽、叶、吊、花、果实。世代重叠,以蛹在老枣树皮缝中越冬。翌年3或4月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在萌芽展叶期,吐丝缠住叶、吊,取食嫩叶。第2代以后的幼虫,不仅危害叶,而且蛀、啃枣果。除冬代外,多在叶苞内作茧化蛹。 活跃,受惊吐丝下垂,触之乱跳。老熟幼虫除越冬代外,多粘叶成苞,吐丝作茧,化蛹其中,越冬代为了防寒和越冬的需要在皮缝中化蛹。 防治方法: 秋季在主枝基部绑草绳,诱虫化蛹,集中焚之。枣树休眠期刮去老树皮烧之,以除蛹灭虫。成虫发展变化期进行灯光、糖醋、性诱剂诱杀成虫。化防在幼虫发生期用菊酯+BT制剂混合药液喷雾防治。
上一篇: 龙爪叶的药用成分有哪些?
下一篇: 荔枝不开花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