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农用无人植保机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应用和推广? 其他

农用无人植保机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应用和推广?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项目要求
以“创新农业,服务农业”为宗旨,坚持“高点起步、依靠科技、环保增效、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立足于现代农业和农药零增长目标,发展和应用无人机超低容量喷雾技术。截止到目前共拥有64架无人植保飞机,培训专业飞手168名,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建设制度,开创了植保领域又一新局面。
农用无人机采用超低容量技术和超低空作业方式,利用无人机螺旋桨产生的下压气流使得喷洒时农药漂移少,农药在作物上的沉积增加,使作业周边空气中的农药含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防效,同时施药者与农药分开,从而对施药人员安全,不会造成中毒情况,非常契合国家农药零增长目标要求,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因此《农用无人机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应用和推广》项目的实施,高效作业、快捷作业的优势,切实解决了目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存问题。
二、完成情况
(一)项目实施内容
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应用和推广,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小麦、玉米主要病虫害。
(1)、2015年5月上旬,预防和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早期蚜虫、赤霉病等病虫害作业12000亩。
(2)、5月中下旬,进行小麦病虫“一喷三防”,防治小麦蚜虫、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等病虫害,同时预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作业面积12560亩。
(3)、6月下旬-7月上旬,防治玉米苗期蓟马、二代粘虫、棉铃虫等虫害作业面积12080亩。
(4)、7月中旬,喷施防倒伏药剂,实现玉米抗倒增产作业面积12000亩。
(5)、7月下旬,预防和防治玉米顶腐病、褐斑病、大小斑病、玉米螟12100亩。
(6)、8月上中旬, 防治玉米螟、三代粘虫和玉米蚜作业面积20000亩。
(二)指标完成情况
(1)、防效好:据栾城区植保站技术人员和公司人员共同调查,传统(背负式手动或电动喷雾器常规喷雾)非超低容量群众自防小麦病虫害平均防效在81.3%、玉米病虫害平均防效在77.9%,无人机超低容量喷雾技术防治小麦病虫害平均防效在93.5%、玉米病虫害平均防效在91.2%,防效提高10%以上,防效对比明显。
(2)、效率高:无人机喷洒效率高,每天每人喷雾面积 300亩,农民传统喷雾器每天每人喷雾面积10-15亩,无人机作业相当于20-30个人的工效,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3)、节水节药环保:无人机亩用药液500毫升左右,传统人工喷洒亩用药液30000—50000毫升,无人机比人工喷药节省药液量达60—100倍。
(4)、超额完成项目指标:项目计划完成防治面积10000亩,实际完成防治面积12000余亩。
(三)实施结果
通过项目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用无人机作业事实宣传了飞防,增强了广大农民对飞防的认知能力,在我区迅速被农户认可并被广泛应用,扩大了飞防服务范围,由项目原计划实施10000亩,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实际完成12000余亩。同时利用植保无人机-先进植保机械,增强了植保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防治效率和效果,减轻了农民负担,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小麦亩增产50—75公斤,玉米100—150公斤,实现了“施药人员安全、喷洒效率高、施药效果好、节药环保、不损害农作物”的目标。
农用无人机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应用和推广,是各级政府的期望,广大农民的愿望,对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意义非常重大,为栾城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