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牛通常在采食后突然出现发病,主要特点是腹围快速膨大,腹部凸出,特别是左侧更加明显。病牛表现出腹痛不安,经常回头望腹或者用后肢踢腹部等。另外,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停止反刍。用手触摸瘤胃感到明显紧张,且存在弹性,叩诊发出鼓音;听诊发现瘤胃蠕动声音减弱或者完全消失。结膜发绀,呼吸困难,达60~80次/min,心悸亢进,脉搏增数,达到大约140次/min,体温通常正常。病牛症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张口流涎,伸舌吼叫,全身出汗,无法稳定站立,步态蹒跚,最终倒地不起,往往由于心脏麻痹或者窒息而发生死亡。
对于继发性瘤胃臌气,病牛主要表现出原发症状,通常进展缓慢,采取对症治疗后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原发病没有完全治愈,很快又会出现复发,因此往往呈现间歇性的臌气。
西医治疗。主要以排气消胀、制酵、健胃消导为治疗原则。排气消胀:轻度臌气适宜进行人工诱发嗳气,即在病牛口中横置一根涂有食盐水或者松节油的小木棒,并用绳子将两端固定在角根上,接着将其放在前高后低的斜坡上,同时配合在左肷部持续按摩,促使机体排气;严重臌气要立即进行瘤胃穿刺放气,即病牛固定后消毒术部和套管针,注意选择在臌气最高点刺入,接着将针芯拔出,就会有气体缓慢通过套管排出,放气速度不适宜过快,否则会引起大脑急剧贫血而快速出现休克,放气后要使用注射器通过套管注入或者内服适量的止酵剂。止酵:对于泡沫性臌气,可灌服1次由500mL常水、20g聚合甲基硅油剂组成的溶液,经过40min就能够恢复采食、反刍;对于非泡沫性臌气,可内服1次由1500mL常水、500g硫酸钠、鱼石脂15g、松节油60mL。促进瘤胃蠕动:可内服200mL番木鳖酊或者4g吐酒石,也可静脉注射适量的10%氯化钠。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病牛的全身机能状况,适时进行强心补液,促使瘤胃运动机能恢复,增强疗效,以使瘤胃负担减轻。病牛治疗后必须采取禁食,不可运动,这是由于服用泻剂会使其出现腹泻症状,同时严格处理粪便,当胃内容物完全排空后才可饲喂少量品质优良的牧草,逐渐增加到正常喂量,且任其饮用足够的温盐水,用于补充体液,促使瘤胃功能尽快恢复。
中医治疗。取50~70g白糖、100~150g鲜蚯蚓,充分混合,当蚯蚓彻底溶化后添加100~150mL冷开水,充分摇晃后给病牛一次性灌服。该方剂能够有效消胀、止酵、镇痛以及平喘。方中白糖可使鲜蚯蚓快速溶成蚯蚓泥,促使体内的药物成分游离出来,从而充分发挥作用。蚯蚓泥中所含的脂肪酸类物质可使病牛瘤胃内小气泡的表面胀力快速减小,当气泡破裂后就会排出里面的气体,存在于瘤胃上部,此时配合用手按压瘤胃也会使其中一部分气泡破裂或者瘤胃上部积存的气体经由口排出。另外,脂肪酸类还能够有效制酵,促使瘤胃蠕动来排出气体。
其他疗法。在某些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土方治疗,如取500g清油、100~200g烟叶丝,混合均匀后给病牛一次性灌服;也可取800g食用醋、300g煤油、500g白酒,混合均匀后给病牛一次性灌服。
上一篇: 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的“养分库”?
下一篇: 多年生黑麦草“兰黑1号”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