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福寿螺是一种外来生物,防止其由发生地通过附着在土壤中或水生植物的根部、茎基部随运输而扩散,是控制福寿螺继续扩大危害的关键措施。
(2)水田种养结合。可在福寿螺发生区的田块、沟渠放养鸭子,充分发挥鸭子喜好食螺的习性,减少幼螺数量,一般每亩田放养10~20只鸭子。据浙江省余姚市农科所试验,在茭白田中放养甲鱼,也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危害。此外,放养青鱼食螺在台湾省是目前比较成功的防治福寿螺的方法之一,尤以青鱼体型较大时吃螺的效果较好。
(3)人工捕杀。由于福寿螺螺体及卵块颜色容易识别,便于捡摘,而且福寿螺成、幼螺一般在早晨和下午最活跃和较易被发现,所以此时是人工捕捉的最好时机。平时结合农事操作,见螺及卵块随即消灭,特别在春秋两季福寿螺产卵高峰期,应组织人员摘卵捡螺。此外,在主要灌溉水进出口处放一张金属丝网或竹网,避免因串灌而将福寿螺幼螺和成螺带进新稻田,阻止福寿螺在稻田间相互传播,同时也可收集到大量福寿螺。拾取的成、幼螺可喂鸡鸭等,也可作沤肥处理。
(4)人工诱杀。可利用有毒植物诱杀福寿螺,或者利用一些引诱物来诱集福寿螺或引诱成螺产卵,然后集中消灭成、幼螺和卵块。如在田中放一些烟叶或辣椒、星状花的叶片,可直接诱杀福寿螺,用楝树叶、芋头、香蕉、木瓜、喇叭花和旧报纸等引诱物可收集福寿螺,或在田中插一些毛竹桩可诱集福寿螺成螺产卵,然后集中销毁。
(5)药剂防治。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平均有螺2~3头,防治适期应掌握在成螺产卵前。可在茭白、水稻等水生作物栽植前7天,每667米2撒施石灰25千克,或2%三苯醋锡粒剂(TPTA)100~150克(温度低于20℃用较高药量,但不得超过150克);在水生作物移植后,每667米2用6%四聚乙醛(蜗怕、密达)颗粒剂500~700克。施用三苯醋锡、四聚乙醛时拌细砂、细土或饼屑5~10千克撒施,施药后均需保持3~4厘米深水层3~7天。
上一篇: 如何防治油菜潜叶蝇?
下一篇: 钻蛀性害虫为什么要在钻蛀前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