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良水域生态环境 盐碱性湖泊的含盐量平均在600毫克/升以上,pH 值在8以上。对水体活性影响最大的是pH值,因此降低pH值是改良水体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主要措施是向湖中投施酸性无机肥料硫酸铵、氯化铵和过磷酸钙,从而降低水体的碱性。
2、采取鱼—畜—禽相结合的综合生产技术 在湖周大量养殖家畜、家禽,使畜禽粪便大量流入湖内。在湖岸边沤制绿肥,以有机肥料中的腐殖酸来降低水体的pH值。同时获得鱼、畜、禽的综合经济效益。
3、调整放养鱼类的品种、规格 盐碱性湖泊内由于草食性鱼类较少,水生维管束植物生长旺盛,某些耐盐碱的浮游生物(如螺旋鱼腥藻、蒙古裸腹搔等)也繁殖较快,因此可增加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等)的放养量,提高放养规格。
上一篇: 甘薯如何根外施肥?
下一篇: 春季花卉的养护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