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造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大面积传播蔓延的原因有什么? 番茄

造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大面积传播蔓延的原因有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2 原因分析
  2.1 主栽品种多为感病品种
  由于2005年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没有在江苏发生,主栽的番茄品种一般不抗病,这是该病大面积暴发的主要原因。据无锡市调查结果分析,品种之间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害差异明显,主栽品种卡塔琳娜、美国2003、百利、欧盾等均为高感病品种,只有少量抗病品种。如遇适当的天气、虫口密度等条件就很容易致病。
  2.2 烟粉虱持续暴发
  在烟粉虱众多的生物类型中,B型和Q型是两种为害最为严重的生物型。2003年以前,在我国广大地区暴发为害的为B型烟粉虱,而Q型烟粉虱仅在云南、北京等局部地区发现。自2000年以来,因独特的保护地栽培模式,使得烟粉虱在江苏能够越冬。由于烟粉虱具有食性杂、抗药性强、世代交替等特点,防治十分困难,加之近年来气候变暖,使得B型烟粉虱在江苏省持续暴发,不同生物型传播不同种类的病毒,而B型烟粉虱是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主要媒介,其传毒和持毒时间可达14-21天,并可终身带毒;是造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暴发的直接原因。烟粉虱传播的植物病毒属于联体病毒科联体病毒亚组Ⅲ,其中包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联体病毒侵染植物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感病后矮化、黄化、褪绿斑驳及卷叶,这正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最典型的症状。烟粉虱的传毒特性和连年大发生造成了该病在我省番茄上的暴发。另外,据抗性监测发现,对大多数杀虫剂,特别是烟碱类杀虫剂,Q型烟粉虱相较于B型烟粉虱表现出极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是导致Q型烟粉虱正逐步取代B型烟粉虱成为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主要媒介。发现Q型烟粉虱扩散为害的同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也暴发流行。也就是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暴发与烟碱类杀虫剂使用后导致Q型烟粉虱的暴发也密切相关。
  2.3 工厂化育苗快速发展
  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病毒的远距离传播,也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短时间内大范围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目前工厂化育苗发展迅速,大量番茄商品苗被远距离销售,一旦在育苗期染上病毒,病毒就会随商品苗远距离传播,随后被当地烟粉虱侵染后进行近距离传播,造成当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