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是指水浇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碱灾害。盐渍土(盐碱土) 是指土壤中含有较为的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或者是土壤含盐量虽少,但土壤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达到了一定比例。形成盐碱土要有2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或者灌水较多。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 在潮湿的天气里,雨水能将盐分冲走而不致造成伤害;但在干热天气,因为灌溉水没有排出,地表形成积水,水遇热而蒸发,留下有害的盐分, 盐分积聚的危害足以严重到使果树生长受害,形成盐碱地。
上一篇: 母猪在产后多少天表现发情?
下一篇: 怎样区分复合肥与复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