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玉米倒伏程度,分类管理
1、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玉米在孕穗期前倒伏,不可动,不可扶。倒伏后3天之内能自然折起。靠近地面的茎节迅速扎根。由于根量增加,不会再有二次倒伏,对产量没有影响。一旦扶起,必然伤根,并且不再扎根,不仅影响产量,而又容易发生二次倒伏。
2、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由于玉米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比较脆弱,扶直时要防止折断和增加根伤。扶直方法应两人配合,一人扶直,一人培土,培土高度以7~8厘米为宜,培土后要用脚踏实。玉米在抽穗后倒伏,不可剪叶,不可去头。只能扶起扎把。扎把时把果穗扎到绳子上边,不可把果穗扎到下边。扎把的数量以3-4棵最好。不可超过5棵,超过5棵,再遇暴风雨易折断。扎把时要扎紧,不能松动。扎把的时间要求,当天倒,当天扎完。最多不能超过3天。3天后不能再扶,再扶伤根反而更加减产。
3、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生长。茎折断严重的地块,应抓紧农时清理地块,补种生育期较短的萝卜、白菜等蔬菜。
二、人工授粉
玉米在抽穗后倒伏,雌雄穗卧地,或枝叶遮挡,不易授粉,可人工授粉,提高结籽率。
三、及时补肥
倒伏后的玉米由于光合作用差,生理机能受到扰乱,影响生长发育。对于只追一次肥的田块,可再追一次肥。如果第一次追肥未施磷钾肥,应以磷、钾肥为主,亩施磷酸二铵和氯化钾各5公斤,第一次追肥已施磷钾肥,应结合倒伏程度,亩施尿素10公斤,以利增加产量。
四、注意防治病虫害
玉米倒伏后常易发生病害,要注意查治。对于叶部病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对于已经倒伏的玉米需分类管理。
1、拔节前后的倒伏。
拔节前后的倒伏一般不需要人工扶起。拔节前倒伏的玉米多是降雨过多发生渍涝后,被雨水浸泡倒伏。由于此时恢复能力很强,只要排除田间积水即可。拔节后倒伏,植株也能自然恢复直立,不影响将来正常授粉结实,可让其自行恢复。
2、抽雄授粉前后的倒伏。
抽雄授粉前后倒伏的玉米植株高大,倒后株间相互叠压,自然恢复困难,不仅会影响到光合作用进行,还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吐丝与授粉结实,需要人工扶起。扶起时要早、慢、轻,并结合培土固定。倒伏发生后,应在1-2天内突击扶起来。玉米倒伏时已有部分根系受损,扶直时要防止再次增加根伤,最好两人一起操作,其中一人抓住玉米植株较上部位轻轻拉起,另一人在根部培土。一旦植株弯曲向上生长就不能再扶。并及时追肥使玉米生长尽快恢复,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3、灌浆后的倒伏。
灌浆后倒伏的玉米,植株常相互挤压,很难自然恢复直立生长。发生根倒的地块,雨后可用竹竿轻轻挑动植株,抖落植株上的雨水,使其缓慢恢复直立生长。发生茎倒的地块应视茎折程度分别对待,严重者将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茎折率低的田块,应将折断茎秆的植株尽早割除,保留其它未茎折植株继续在田间生长。接近成熟期的玉米发生倒伏,为防止果穗霉烂和免遭虫害,扶直并多株捆扎在一起。
4、加强病害防治。
玉米倒伏后更易发生病害,要注意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隔7天再喷1次。
上一篇: 关于银杏树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 蛋有什么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