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育苗期长短因栽培类型、育苗条件和地区等不同差别较大。辽宁的温室、大棚生产用黄瓜苗需45-50天(4-6片)、露地黄瓜苗30-35天(3-4片叶),苏南育苗期为40-45天(4-6片叶)。应该依据各地的一定苗龄所需的育苗期确定播种期。
种子浸水5-6分钟后随即把在上面的瘪籽除去。如果重选,浸入水中搅拌几下立即除去浮在上面的不成实种子。种子消毒处理后浸种4小时,尔后放在25-30℃地方催芽,催芽后期控温25℃,以防芽细长。
为了促进子苗的根系发苗,播种床及移植床的床土配制要求松软、细碎、肥沃,条件可能应该做到容器成苗。
一般来说,黄瓜育苗期不长,根系损伤后恢复较慢,可以不进行移植,播种后一次成苗。但是,从定植时伤根后的根系恢复考虑,移植一次有利于秧苗根系的集中,定植后的效果更好一些,从这个角度看,移植一次还是可以的。从播种至分苗一般需要15天左右,营养面积小(如小于3厘米见方)或温度适宜应早分苗。保护地生产用的黄瓜苗最好用容器成苗,移植时视下胚轴长短确定移植的深浅,以保持子叶离坨面1.5厘米左右为宜。如果定植时有5-6片真叶,成苗营养面积保持在8-10厘米见方较合适。
成苗中后期床土的营养往往不能满足秧苗生长需要,应进行追肥,特别是磷肥和氮肥的补给。
蚜虫、霜霉病、枯萎病(南方)都可在苗期危害和侵染,应及时防治。黄瓜对有毒气体敏感,保护地育苗要时刻加以注意。
保护地栽培黄瓜枯萎病较重,品种和药物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换茬又有困难,嫁接是很好的一种防治方法。嫁接的方法,一般都采用靠接法,选抗枯萎病能力强的南瓜品种如黑籽南瓜做砧木,防病效果显著。
一、苗床准备:在温室内按所需苗床大小挖深30厘米的床坑,底部铺20厘米的新鲜牲畜粪,加温水,以脚踩见水,抬脚又不见水为宜,湿度为65%~75%,盖上塑料布,然后盖10厘米厚的土,踩实压平。育苗床应在播种前15天准备好。?xml:namespace>
二、营养土的配制:用50%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肥田土(没有种过瓜菜的沙壤土)、草木灰3~5公斤、磷酸二氢铵0.5公斤充分捣碎拌匀,过筛、混合备用。育苗床面积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而扩大,一般育苗床面积为栽培面积的1/15。
三、种子处理:浸种催芽,浸种前精选种子,再晒5~6小时,于25℃水中浸一下,然后放入55℃温水中,沿一个方向搅动,当水温降到30℃后,让种子在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涝出,用清水淘洗几遍,去除黏液后放在纱布上晾,待水分淋去后包好,在30℃条件下催芽。出芽后放在0℃~-2℃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再用20℃的温水解冻,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
四、播种:播种时先用浇透底水,当底水下渗后,按间距10厘米划沟,深度为0.7厘米,把芽放在交叉处,覆土1厘米,然后盖一层薄膜。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16℃~18℃,3~4天即可出苗,待50%种子出苗后及时撤去地膜,撒一层0.5厘米厚的细土。播种时间为1月中下旬,一般亩播量200克。为防发生病害,可撒一层用福美双8克加30倍细土制成的药土,厚度为0.5~1厘米。
五、播后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一般不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湿度保持在80%~90%;当70%种子出苗后,开始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夜间17℃~18℃;幼苗期(幼苗出土到第一片真叶顶心)要尽可能增加光照,降低夜温和苗床水分,白天20℃~30℃、夜间12℃;第一片真叶顶心至第三叶展开前,白天保持25℃~28℃、夜间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