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鸭舍通风方式通常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依靠自然的风压和热压,通过门窗和排风筒进行舍内外空气交流和换气的通风方式。这种通风方式只适合在小跨度的鸭舍使用。净宽超过7米的鸭舍自然通风的效果不好。采用自然通风的鸭舍,窗户的设置应多一些,间距小一些。鸭舍跨度小,排风筒设一排即可,其间距6米左右,直径应不低于25厘米,并应装有翻板,使风筒可开闭。气流应从粪层表面经过,以便及时将粪便中的水分和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机械通风:目前鸭舍的机械通风,使用最多的是纵向负压通风。舍内风速较均匀,基本上没有“窝风”死角,通风效果好,舍内空气含尘量、细菌数大幅度降低。采用纵向通风工艺时应选用适合家禽生产的低风压、高流量的风机。鸭舍南北墙上应设通风窗,以防突然停电时作应急之用。
(2) 鸭舍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产生现代养鸭多采用高密度词养,鸭舍容易产生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人和鸭均有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这些气体主要由粪便、饲料、垫草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后产生或由鸭呼吸道排出。鸭舍空气中夹杂着大量的水滴和灰尘,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饲喂干粉料、厚垫草、密集饲养等都会使舍内灰尘及细菌数量明显增加。为保持舍内环境适宜,一定要重视通风换气,还要采取有效的伺养管理措施。(3) 鸭舍内有害气体的控制鸭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应控制在允许含量范围之内。除合理进行鸭舍通风外,还应及时清除粪便,粪便中有机物分解是氨和硫化氢的产生之源,减少粪便在舍内的积存,可以显著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定期更换垫料,在采用地面垫料平养的鸭舍中,垫料中混有粪便、伺料和微生物,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也会发酵产生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相对干燥,当粪便、垫料含水量低的时候,其中有害气体的产生也明显减少,舍内潮湿会在房舍内壁及物体表面吸附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当舍温上升或舍内变干燥时,就会挥发到舍内空气中;尽量不在舍内生煤炉,有时为了使舍温升高需要采取加热措施,在舍内生煤炉,这种方式对舍内空气质量会造成不良影响,一方面排烟设施不好时易造成舍内一氧化碳含量升高,另一方面当煤在燃烧时,会较多地消耗氧气而造成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 饲料中使用特殊的添加剂,保持日粮营养平衡,并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有效地降低粪便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日粮中添加沸石粉或木炭渣,可降低粪便的含水量和臭味,添加丝兰提取物,也可减少粪便中的氨气产生,一些微生态制剂也有类似效果;对垫料及粪便的处理,在地面先撒适量的过磷酸钙或磷酸氢钙、磷酸、硼酸等,然后再铺垫料,可使垫草保持酸性,抑制细菌活动,减少氨气产生,并可与氨发生结合反应。(4) 舍内粉尘的控制粉尘的控制,除合理调节舍内气流速度外,还可以搞好场区绿化,在道路的两侧、鸭舍周围种草、植树,减少裸露地面,减小风速,形成小气候环境;清扫地面前适当洒水;使用粉状料时,原料粉碎不宜太细,加料速度也不要太快;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搞好垫料管理,保持垫料适宜的湿度,及时更换或清除垫料。(5) 噪声的调控养鸭生产过程中,噪声会使鸭受到惊吓、精神紧张,对其生产性能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上一篇: 羊的营养需要有哪些?
下一篇: 紫菜丝状体培育的光照怎样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