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绿芦笋栽培 其他蔬菜

绿芦笋栽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绿芦笋

芦笋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湖南是湘菜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嗜辣最重的地区之一,而芦笋作为一种口味清淡的蔬菜在湖南的普通餐馆很难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芦笋逐渐出现在我地酒店宾馆的餐桌上,因此湖南省内不断有农民或企业家开始引种芦笋优良新品种,并获得了成功。现将本人在湖南各芦笋基地进行的调研,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南方绿芦笋露地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1 定植田准备

1.1选择田块

定植田对芦笋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必须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性强、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便于排灌的土壤,土质以沙壤土和轻壤土最为适宜。沙壤土和轻壤土不易板结,利于培土及采收,采收的嫩茎洁白,且不易弯曲,而粘重土壤通透性差,不利于芦笋根系的发育,且易板结,培土和采收不方便,嫩茎易弯曲,畸形笋多。另外,前作是桑园、果园、林地的地块不宜种植芦笋,前茬是韭菜、葱、蒜地、打过除草剂或使用过大剂量剧毒农药的地块也不宜栽培芦笋。种植芦笋的地块,地下水位一定要低,不要邻近水田,要求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土壤pH值以5.5~8为宜,土壤含盐量宜在0.2%以下,以利于芦笋的旺盛生长。芦笋一经定植通常可以连续采收10~15年。

1.2普遍深耕

将选择好的定植田普遍深耕一遍,是最科学的办法。按300kg/hm2的用量将复合肥撒于地表,然后用链轨拖拉机拉1个深耕犁深翻0.35m,使生土、熟土、有机肥、化肥充分混匀。由于芦笋85%的根系生长在地平面以下15~45cm土层内,而正常情况下耕地深度为20~25cm,则芦笋60%~70%的根系将生长在20cm以下的生土层中(板结土),且芦笋根系是以斜向下约5~10°角向外生长达1~1.5m的,所以只挖50cm宽的定植沟,远远不能满足芦笋根系生长的要求,也达不到后期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经过深翻方法种植的芦笋,根系生长快,加之土壤疏松且营养丰富,会使地上茎生长茂盛,同时鳞茎盘也迅速扩大。可以实现一年内快速丰产,产量最高可达1.5万kg/hm2以上。

 芦笋质地细嫩,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对心血管、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为丰富临翔区人民的菜篮子,农业局决定引入芦笋在蚂蚁堆乡遮奈种植。现将种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培育壮苗育苗是芦笋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芦笋育苗可分为小拱棚育苗和露地育苗,露地育苗省时省力、投入少、笋苗壮,是芦笋育苗的主要育苗方式。 1、育苗地要选择:宜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土壤pH值在5.8—6.7之间的微酸性或中性壤土或沙质壤土。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前作是林地或葱蒜等,与芦笋同科作物的地块不宜作育苗地。同时,还要具备水浇条件和便于排水。 2、育苗地整理:将地深翻25厘米左右,每亩施基肥2500-3000公斤,然后整平地面做畦,畦长10-15米,宽1.2米,畦垄高0.2米,耙平地面准备播种。种植1亩地芦笋需种50g。育苗地20平方米,种植绿芦笋需种子75g。   3、浸种、催芽、播种:芦笋育苗一年可以播种3次,春季3月上旬到4月中旬播种;夏季5月中旬到7月上旬播种;秋季8月播种。芽芦笋种子皮厚坚硬、外被蜡纸,直接播种往往不易吸水发芽。因此,播种前必须先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将种子先用清水漂洗,漂洗去秕种和虫蛀种,再用50%的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2小时,,消毒后将种子用30-35℃,温水浸泡48小时,浸泡期间每天换水1-2次,然后置于25-28℃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并每天用清水淘洗2次,当种子有10%左右的胚根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方法:播种时可以采用点播,也可以采用条播;(1)、采用条播时需要沿苗床每隔15-20厘米开一条播种沟,沟深2-3厘米,沟内每隔10厘米左右播一粒种子,盖上一层1厘米厚的松土或焦泥灰。播完后,在苗床上喷洒40%芦笋青700倍液,杀菌消毒。(2)、采用点播时按行距10厘米,株距10厘米点好播种穴。每穴播一粒种子,然后用细筛将土均匀地撒在地面上,覆土后1.5-2厘米即可。(3)当芦笋幼苗出齐后,应及时消除杂草。苗期可适当追施复合肥或尿素每10平方米施0.5千克,撒匀后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效。二、科学定植 1、定植期。春季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2、定植密度。开沟定植,行距1.2~1.6米,株距厘0.3米,密度1200—1500株/亩。3、定植方法。按株距0.3米将苗定植在沟中间,根茎盘距地面10厘米。地下茎与沟的方向一致,当天起苗当天栽植,定植后马上浇水4、定植后管理。定植后及时查苗补苗,定植1个月后结合浇水,追施提苗肥5公斤/亩尿素。每隔一个月追施1次复合肥,以后每次递增1公斤/亩。在芦笋整个生长季节注意中耕除草,遇涝及时排水。三、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1、病害。病害主要是芦笋茎枯病、立枯病。防治:喷50%猛龙600倍液或敌克松1~1.5千克/亩,对土壤进行消毒。适时松土除草。去掉枯死的地上部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用45%施纳宁300倍液灌根,或用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等进行防治,防止芦笋立枯病、褐斑病的发生和传播。 2、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危害,苗期管理播种后若畦内发现有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时,用0.5千克的乐果拌细土7.5kg,调匀后撒在畦面上,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幼苗期有蚜虫危害时,可喷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夜蛾类可用灭幼脲、农林乐等1000倍液防治蚜虫等可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