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芦笋、石刁柏 > 芦笋采收后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芦笋、石刁柏

芦笋采收后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芦笋采收后管理
1、株丛疏删:采收结束后有很长的有效生育期,若任其自然生长,在夏季的气候条件下,就形成了繁茂的茎枝。一般养育期愈长,删割次数也愈多,早期留养的母茎也要少一些。但至下霜前2个月,每株应形成10本左右的地上茎,即每平方米有地上茎30-40本,不能再继续删疏。如株丛养育期长,而气候干旱,地上茎长得少,就不需要疏删。疏删应在新茎刚长出地面不久时进行,首先割除弯曲、细弱、有病虫的茎,保留茎杆粗壮、挺拔、无病虫伤寒的茎。温暖地带7-8月间高温条件下,应停止疏删,否则易遭受立枯病、软腐病的危害。
2、母茎打顶:在无法搭支架防止倒伏的情况下,打顶即将地上茎截短,可避免风害,防止倒伏。一般都在有风害的季节及株丛养育的前期,与疏删结合进行,方法是在新茎长至80厘米时,摘除顶梢。
3、整枝:一般当盛夏期间,由于温度高不允许疏删母茎,而田间枝叶繁茂易使中下部叶子发黄,又不利于喷药防病,在这种情况下,可疏删侧枝和短截修剪侧枝。
4、疏花疏果:雌株上着生的大量果实,要夺走大量的同化养分,摘除雌花或幼果就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使产量增加。
5、支架与培土防倒伏:露地栽培应每隔2米立1.5米高的塑料管,当地上茎形成时,以尼龙绳(带)拢住两桩之间的地上茎。切不可将每个株丛捆扎在一起,要让枝叶仍自然展开。培土工作都在采收期结束后的中耕时进行。
6、杂草的防除:一般除草都结合田间中耕松土进行。为了节省除草的劳力,可用除草剂防除。芦笋田常用的除草剂有利谷隆、氟氯灵乳剂、草克净、阿特拉津、扑草净、对草净、对草快、氯苯胺灵乳剂等。

一、采笋结束后的管理

  清除地面所有嫩茎,收白笋的地块在沟内施有机肥及磷肥,然后放垄,整平地面;开沟施肥,开沟位置离笋垄20厘米。然后浇1次透水。

  二、营养生长期的水肥管理

  采收完的水肥管理是重点,芦笋长势决定了来年的产量。一定要分两次追肥,一次在6月下旬,一次在8月上旬。第一次每亩20公斤左右,第二次25公斤~30公斤,以氮肥为主,配合钾肥,追肥量可按长势和地力做适当调整,并及时浇水。

  进入8月份,如每株茎数过多,可去掉细弱茎,每株保留8~10根健壮茎即可,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状态。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前后,选晴天全部割地上母茎,连同杂草搬出田间集中烧毁,把棵盘周围的土扒开,让太阳晒1~2天。然后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加300ppm农用链霉素,对根盘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杀菌,降低病源基数,以保护嫩茎生长时不受危害。

  重施秋肥,促茎旺发。重施秋发复壮肥,有利于促进秋茎旺发,扩大植株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养分,为来年丰产打下物质基础。秋肥以有机肥为主,要求亩施有机肥4000公斤以上,加复合肥25公斤或磷肥50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20公斤混施。在离棵盘20~30厘米处,开沟15~20厘米,深施入化肥后覆土。母茎留养一个月后,隔10~15天施一次追肥,亩施尿素10公斤。9月下旬开始,每次追肥前5天或追肥后5~7天增施一次根外肥。用芸苔

  素等叶面肥,于傍晚或早晨喷雾在芦笋茎叶上,以增强植株,延长保绿期,积累更多的养分。

  9月正值多雨季节,湿度大,气温尚高,秋发嫩茎容易发病,要勤涂茎、喷农药防治。在芦笋嫩茎抽生阶段即嫩茎长到5厘米高时,用40%芦笋青粉剂50倍液,涂茎保护、隔天涂一次,连涂4-5次。涂时要四面俱到,不带土伤茎,顶端2厘米不涂。嫩茎分枝后,下部仍隔2~3天涂茎一次,连涂2~3次。上部枝叶,前期用40%芦笋青粉剂200倍液加农用链霉素300ppm隔2天喷一次,连喷3-4次,或采用面盆盛放100倍芦笋液浸上部枝叶;后期用300~500倍40%芦笋青液,每隔3~5天喷一次到10月下旬可结束喷药。注意:如遇下雨天气,雨停后应立即补涂,补喷一次,喷雾时也要均匀周到。

  三、越冬期的管理

  冬季地上茎干枯后,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掉或做饲料。否则给病虫越冬创造了条件,还要在地表封冻前浇1次越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