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一、病害
薄荷主要病害有锈病、黑茎病、白绢病、薄荷斑枯病、薄荷白粉病、病毒病等。
1.锈病
(1)病原 为薄荷柄锈菌(Puccinia menthae)。
(2)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发病初期叶背有黄褐色斑点突起,随之叶正面也出现黄褐色斑点。为害重者,斑点密布,叶片枯黄发卷、萎缩而脱落,植株停止生长或全株死亡。病原菌以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土壤腐残体上越冬,夏孢子在低温下能存活187d。主要由越冬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少数情况下越冬的冬孢子次年萌发产生的担孢子也能引起初侵染,植株发病后产生的大量夏孢子是田间再次侵染的菌源。夏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18℃,5~10月间,气温适中、雨水较多时有利于发病。头刀薄荷在6上月下旬至7月上旬梅雨季节易发病,而且随风雨蔓延,其速度相当快。
(3)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改善通风条件,降低株间湿度,以增强抗病能力,发现少数病株立即拔除。发病初期用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防止传播蔓延;发病后用敌锈钠250倍液防治。如在收获前夕发病,可提前数天收割。
2.黑茎病
(1)病原 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2)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薄荷的茎,先发生黑点,逐渐扩大,然后发病部位收缩凹陷,髓部变灰褐色,受害部位的表皮层及髓部组织被破坏,水分及养分的输送受阻,植株停止生长,叶片逐渐变黄发红枯死,此病侵害后,茎的支撑作用减弱,往往引起薄荷的倒伏,对薄荷油的产量影响严重。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或病株残体内长期生存。土壤中的菌核萌发菌丝,以菌丝从伤口侵入寄主,菌丝生长温度为24~26℃,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时,易发病。
(3)防治方法 以农业防治为主,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为薄荷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加强田间松土除草,但忌伤根,伤根不仅影响生长,还会诱发此病;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倒伏。发病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喷波尔多液,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蔓延有一定的效果,收割前20d,应停止喷药。
二、虫害
薄荷主要虫害有地老虎、造桥虫、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
1.地老虎
(1)发生规律 在我国1年发生1~7代,田间幼虫始见于4月上旬。1~2龄幼虫昼夜活动,在头刀薄荷幼苗心叶间或背面啃食叶肉,或蚕食叶面造成圆缺和孔洞;3龄后白天潜伏在表土下,液出活动为害,咬断嫩茎、叶片。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小地老虎一般在4月开始为害,最严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二刀薄荷有时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也会遭到地老虎的严重危害。
(2)防治方法 在春季初幼齡期铲除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用泡桐叶或莴苣叶诱捕幼虫,于每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对高龄虫也可以到田间检查,发现断苗,扒开附近的土块,进行捕杀;可用90%晶体敌百虫粉500g拌和鲜草25~40kg或2.5%敌百虫粉1.5kg拌和炒香棉籽饼,豆饼等40kg,在傍晚前施撒田间进行诱杀。
2.造桥虫
(1)发生规律 长江流域1年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在杂草或其他寄主的枯枝落叶上结茧成蛹越冬。幼虫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对头刀薄荷危害严重,在连续阴雨或梅雨季节为害尤甚。9月中旬为害二刀薄荷。此虫为一种暴发性害虫,可在几天内把薄荷植株吃成光秆。因此,对造桥虫要提高警惕,发现虫情,要及时防治,消灭在3龄以前。
(2)防治方法 在立夏至芒种阶段,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蛾,一般光源位置高出薄荷30~40cm;利用成虫趋糖醋特性诱杀,每667m2地设一糖醋液盒,高出薄荷植株,白天加盖,傍晚揭开;可用500~600倍敌百虫液在成虫产卵盛期时喷杀虫卵。
一、病害
薄荷主要病害有锈病、黑茎病、白绢病、薄荷斑枯病、薄荷白粉病、病毒病等。
1.锈病
(1)病原 为薄荷柄锈菌(Puccinia menthae)。
(2)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发病初期叶背有黄褐色斑点突起,随之叶正面也出现黄褐色斑点。为害重者,斑点密布,叶片枯黄发卷、萎缩而脱落,植株停止生长或全株死亡。病原菌以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土壤腐残体上越冬,夏孢子在低温下能存活187d。主要由越冬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少数情况下越冬的冬孢子次年萌发产生的担孢子也能引起初侵染,植株发病后产生的大量夏孢子是田间再次侵染的菌源。夏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18℃,5~10月间,气温适中、雨水较多时有利于发病。头刀薄荷在6上月下旬至7月上旬梅雨季节易发病,而且随风雨蔓延,其速度相当快。
(3)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改善通风条件,降低株间湿度,以增强抗病能力,发现少数病株立即拔除。发病初期用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防止传播蔓延;发病后用敌锈钠250倍液防治。如在收获前夕发病,可提前数天收割。
2.黑茎病
(1)病原 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2)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薄荷的茎,先发生黑点,逐渐扩大,然后发病部位收缩凹陷,髓部变灰褐色,受害部位的表皮层及髓部组织被破坏,水分及养分的输送受阻,植株停止生长,叶片逐渐变黄发红枯死,此病侵害后,茎的支撑作用减弱,往往引起薄荷的倒伏,对薄荷油的产量影响严重。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或病株残体内长期生存。土壤中的菌核萌发菌丝,以菌丝从伤口侵入寄主,菌丝生长温度为24~26℃,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时,易发病。
(3)防治方法 以农业防治为主,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为薄荷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加强田间松土除草,但忌伤根,伤根不仅影响生长,还会诱发此病;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倒伏。发病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喷波尔多液,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蔓延有一定的效果,收割前20d,应停止喷药。
二、虫害
薄荷主要虫害有地老虎、造桥虫、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
1.地老虎
(1)发生规律 在我国1年发生1~7代,田间幼虫始见于4月上旬。1~2龄幼虫昼夜活动,在头刀薄荷幼苗心叶间或背面啃食叶肉,或蚕食叶面造成圆缺和孔洞;3龄后白天潜伏在表土下,液出活动为害,咬断嫩茎、叶片。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小地老虎一般在4月开始为害,最严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二刀薄荷有时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也会遭到地老虎的严重危害。
(2)防治方法 在春季初幼齡期铲除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用泡桐叶或莴苣叶诱捕幼虫,于每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对高龄虫也可以到田间检查,发现断苗,扒开附近的土块,进行捕杀;可用90%晶体敌百虫粉500g拌和鲜草25~40kg或2.5%敌百虫粉1.5kg拌和炒香棉籽饼,豆饼等40kg,在傍晚前施撒田间进行诱杀。
2.造桥虫
(1)发生规律 长江流域1年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在杂草或其他寄主的枯枝落叶上结茧成蛹越冬。幼虫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对头刀薄荷危害严重,在连续阴雨或梅雨季节为害尤甚。9月中旬为害二刀薄荷。此虫为一种暴发性害虫,可在几天内把薄荷植株吃成光秆。因此,对造桥虫要提高警惕,发现虫情,要及时防治,消灭在3龄以前。
(2)防治方法 在立夏至芒种阶段,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蛾,一般光源位置高出薄荷30~40cm;利用成虫趋糖醋特性诱杀,每667m2地设一糖醋液盒,高出薄荷植株,白天加盖,傍晚揭开;可用500~600倍敌百虫液在成虫产卵盛期时喷杀虫卵。
上一篇: 常用的磷肥品种分为哪几类?
下一篇: 对抗春季干燥有哪几种水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