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热解毒、脱敏、消炎、祛湿养血为原则。
1.红斑性、丘疹性湿疹,为避免刺激,宜用等量混合的胡麻油和石灰水涂于患部;水疱性、脓疱性、糜烂性湿疹,先剪除患部被毛,用0.3%高锰酸钾溶液、3%来苏尔、3%双氧水、2%明矾水洗涤患部,然后涂布3%~5%龙胆紫、5%美蓝溶液或2%硝酸银溶液、5%碘酊、3%臭药水或紫药水或3%硼酸软膏等。也可撒布氧化锌、滑石粉(1:1)或碘仿、鞣酸(1:9)等以防腐、收敛、制止渗出。随着渗出液的减少,可涂布氧化锌软膏或水杨酸氧化性软膏(氧化锌软膏100克,水杨酸4克)。
2.炎症呈慢性经过时,涂布考的松软膏或碘仿鞣酸软膏(碘仿10克、鞣酸5克、凡士林100克)。
3.脱敏,多用苯海拉明0.1~0.5克或异丙嗪0.25~0.5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患牛出现剧痒不安时,可用1%~2%炭酸酒精液涂擦患部。
4.40%乌洛托品6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10%氯化钠400毫升、10%氯化钙100~200毫升、5%维生素C20~40毫升、5%维生素B1
10~20毫升、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三日。
5.中药疗法,急性患牛可用下列处方:
方一
茵陈75克、生地50克、金银花50克、黄芩25克、栀子30克、蒲公英50克、苦参40克、苍术50克、泽泻40克、车前子40克、剧痒者加蝉蜕25克、白蒺藜40克、共为细末,水冲服,一次灌服。
方二 寒水石、石膏、冰片赤石脂、炉甘石各等分共为细末,撒布患部或用水调涂。
慢性患牛宜用下列处方:
方一
当归50克、生地50克、白癣皮50克、地肤子40克、白芍40克、何首乌50克、薏苡仁50克、丹皮50克、蝉蜕30克、荆芥30克共为细末,开水冲服。一次灌服。
方二 雌黄50克、白芨50克、白敛50克、龙骨50克、大黄50克、黄柏50克共为细末水调成糊涂抹患处。隔日一次,三次见效。
五、预防
1.保持牛体皮肤清洁干燥,夏季不要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和久卧湿地,以避免损伤及各种对畜体刺激的致敏反应。厩舍通风要良好,舍内干燥清洁。
2.让患牛适当运动并给予一定时间的日光浴,防止强刺激性药物刺激,给予富有营养而易消化的饲料。
3.一旦发病应及时进行治疗,用药前可用3%硼酸溶液洗涤患部,清除皮肤污垢、汗液、痂皮、分泌物等
上一篇: 如何应用棉铃虫NPV防治棉铃虫?
下一篇: 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