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猪关要把好
1.1 增加妊娠母猪后期能量水平
在母猪怀孕后期(产前1个月)增加能量饲料或加喂一定脂肪,对繁殖不但无影响,而且对仔猪的成活率大有裨益,因为这样做既能提高母猪初乳与常乳的乳脂率,又能增加胎儿体内能量贮存,有助于适应出生后的各种恶劣环境。
1.2 定期给母猪注射疫苗
危及仔猪生命和健康的早期疫病主要是红、黄、白痢。初次怀孕母猪在产前1个月左右和产前半个月左右分别注射相应的疫苗(连续产仔的母猪只在产前半个月左右注射一次即可),这样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增强仔猪成活率。
1.3 适时补充微量元素
仔猪缺乏硒等微量元素严重影响成活率,因此适时适量给母猪补充所缺微量元素十分重要,在产前1周内给母猪注射含硒制剂。
2 做好初生仔猪护理工作
2.1 小猪生下后立即用干净抹布将其嘴、鼻中的黏液掏尽,防止仔猪闷死,并把身上的黏液尽快擦干,促进血液循环。如果仔猪脐带没脱离母猪体,要使用正确方法剪断脐带。
2.3 让仔猪吃足初乳,初乳中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镁、盐也较多,并具轻泻作用,能促进胎粪排出。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使仔猪获得对疾病的免疫力。因此,仔猪出生后1~2天内,应及早让它吃上、吃足初乳。
2.4 给仔猪固定乳头,保证全窝仔猪发育均匀。
3 正确断奶
仔猪一般1月龄左右就可断奶,断奶前3~5天和断奶后10天,要特别加强对仔猪的管理,不要由原圈转出,应采取原圈、原饲料、原方法饲养。断奶要做到4过渡:断奶逐步过渡、猪圈逐步过渡、饲料逐步过渡,饲料量逐步过渡,使仔猪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仔猪在原圈饲喂10~15天后要转圈,应将强仔、弱仔分群分圈饲养。
4 做好疾病的防控
4.1 仔猪下痢
在仔猪生后吃第1次乳前,喂给0.1%高锰酸钾2~3毫升,以后每隔5天1次;或在仔猪开食后,每头每天用土霉素15毫克拌料饲喂。同时要搞好饲料、食糟、饮水和母猪乳头的清洁卫生,不让仔猪啃咬脏物。
一旦仔猪发生白痢,可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每日0.1~0.3克,或磺胺脒每日0.75~1.2克,均分两次内服,连用2~3天。
4.2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仔猪30日龄后肌注副伤寒疫苗1毫升或口服疫苗1毫升。采取超前免疫或20日龄、60日龄各进行一次猪瘟疫苗免疫可较好地预防猪瘟。
答:一、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在临产前1个月适当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母猪妊娠后期可注射大肠杆菌等疫苗,使母猪产生抗体,通过乳汁传给仔猪,从而预防仔猪腹泻。
二、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在保证产房温度20℃左右的基础上,应在产栏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挂250瓦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内铺电热板。
三、防压:在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要求昼夜值班护理;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
四、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早吃初乳可以及早获得免疫力,获得丰富的营养,能尽快产生体热,增加抗寒抗病能力。
五、固定奶头如果仔猪吃奶位置不固定,会使弱小仔猪因抢不到乳头错过放奶时间而被饿死或成为僵猪。因此,在仔猪生后2天内,应人工固定奶头,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以弥补先天不足,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发育。
六、选择性寄养在母猪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
七、补铁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不但可预防缺铁性贫血,而且平均每窝断奶育活仔猪数可增加0.5~1头,60日龄体重可提高1~2千克;在缺硒地区,还应同时注射01%的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合剂,每头1毫升,10日龄每头再注射1毫升。
八、哺乳仔猪在吃奶 补料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即在补料槽里放上颗粒料等,让仔猪自由采食,为使仔猪尽快吃料,开始几天将仔猪赶到补料槽旁边,上、下午各1次,效果较好。
九、矫正母猪咬仔不良行为给母猪带上防护口罩,人工强制哺乳;在母猪产前、产后给予充足的温盐水;接产人员要及时清除母猪排出的胎衣;淘汰有咬仔恶癖的母猪等。
上一篇: 冀南夏花生播种密度是多少?
下一篇: 使用漂白粉消毒时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