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玉米在孕穗期前倒伏,不可动,不可扶。倒伏3天之内能自然折起。靠近地面的茎节迅速扎根。由于根量增加,不会再有二次倒伏,对产量没有影响。一旦扶起,必然伤根,并且不再扎根,不仅影响产量,而又容易发生二次倒伏。
2.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由于玉米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比较脆弱,扶直时要防止折断和增加根伤。扶直方法应两人配合,一人扶直,一人培土,培土高度以7~8厘米为宜,培土后要用脚踏实。玉米在抽穗后倒伏,不可剪叶,不可去头。只能扶起扎把。扎把时把果穗扎到绳子上边,不可把果穗扎到下边。扎把的数量以3~4棵最好。不可超过5棵,超过5棵,再遇暴雨易折断。扎把时要扎紧,不能松动。扎把的时间要求当天倒当天扎。最多不能超过3天。3天后不能再扶,再扶伤根反而减产。
3.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生长。茎折断严重的地块,应抓紧农时清理地块,补种生育期较短的萝卜、白菜等蔬菜。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玉米倒伏后常易发生病害,如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玉米螟等,要及时打药防治;农民也可以割除空秆及病株、喷施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来提高地温和通风透光,加速籽粒成熟。
对于叶部病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1.人工扶直。玉米倒后立即人工扶直。玉米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比较脆弱,加之已有部分根系受损,扶直时要防止折断和增加根伤。可一人扶直另一人根部培土。应设法随倒随扶,拖延不但难以扶起也会增加损失。对倒伏不甚严重的玉米。由于植株自身调节能力强,一般能直立起来,茎叶空间排列也能基本合理。
2.加强水肥管理。倒伏的玉米由于光合作用差,生理机能被扰乱,影响灌浆结实。对只追一次肥的田块,可再追一次肥。如果第一次追肥未施磷钾肥,可用1.4%丰产素5000倍液喷洒植株,有利于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合成,增加玉米子粒饱满度。
3.注意防治病虫害。玉米倒伏后,往往发生病害。叶部病害如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等,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可用50%敌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每亩用石灰粉15-20公斤拌细土50公斤均匀撒施田间,能有效地防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适时防治玉米螟,当玉米呈喇叭口时每亩用3%的辛疏磷颗粒剂250克对细沙5—7公斤灌心叶。
上一篇: 拖拉机运输过程中出现方向盘震抖、前轮摆头故障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选购奶牛是需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