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辣椒 > 如何识别与防治辣椒疫病? 辣椒

如何识别与防治辣椒疫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辣(甜)椒疫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茎,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染病,病部出现水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病部以上倒伏。成株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其上可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斑扩展迅速,叶片大部软腐,易脱落,干后成淡褐色。茎部染病,出现暗绿色条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病斑呈褐色软腐,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果实染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部扩展迅速,可全果软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后变淡褐色、枯干。

  辣(甜)椒疫病是由鞭毛亚门辣(甜)椒疫霉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借风、雨、灌水及其他农事活动传播。发病后可产生新的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生育温度范围为10—37度,最适宜温度为20—30度,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迅速。重茬、低洼地、排水不良、氮肥使用偏多、密度过大、植株衰弱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辣椒、甜椒疫病的防治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和栽培防病为主,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①合理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料、磷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②选用抗、耐病品种。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病壮苗定植前7天和当天,分别细致喷洒2次杀菌保护剂,做到净苗入室,减少病害发生。

  ③切实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凡是定植后,苗已活棵开始发病时,闷棚、闷室、大水漫灌,急于促苗的棚室后来发病都很严重,因此苗活棵后适时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温度非常重要,同时注意浇水时间和方式。

  ④药剂防治。辣椒、甜椒进入挂果期,尚未发病的棚室,普遍预防,用58%甲霜灵锰锌(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植株,重点是茎基和地表,或者灌水时,每亩随水加入96%硫酸铜1千克,预防效果很好。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后抓紧时间采取喷施和浇灌并举的方法,喷施可用甲霜灵、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加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灌0.25-0.5千克,以中心病株及其周围植株为重点,封锁发病中心,隔5-7天一次,视病情连续防治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