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犊牛去势驱虫前需要注意哪些环节?

犊牛去势驱虫前需要注意哪些环节?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合理用药 结合本地寄生虫流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牛场的驱虫药物。驱虫药物应该以高效,低毒,经济与使用方便作为选择原则。由于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应当选用两种及多种驱虫药配合使用,或直接选用多功能广谱驱虫药。此外,我们还要遵循一个原则,无论选用哪一种兽药,都要定期更换另一种兽药。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牛场寄生虫的耐药性,避免影响驱虫效果。驱虫时,驱虫药剂量要准确,严防过量用药而引起中毒。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物或不同的驱虫目的,其用药途径不尽相同。一般体外寄生虫适宜采用喷洒和药浴(必须与栏舍除虫同时进行);血液寄生虫使用静脉注射效果好;呼吸道、泌尿道寄生虫适合采用口服和肌肉注射;消化道寄生虫在清晨饲喂前空腹投药效果最好。

2、定期驱虫 要定期为肉牛驱虫,秋冬季是肉牛驱虫的重要时间,一般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进行。犊牛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一次。育肥牛在育肥之前要为牛驱虫。秋冬驱除肉牛体内的虫体,则用利于肉牛冬季保膘和顺利越冬。成熟前驱虫是在深冬,大剂量地用药将肉牛体内的成虫和幼虫全部驱除。主要是,把虫体消灭在成熟产卵前,以防止虫卵和幼虫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其次是,保障育肥肉牛的健康。首次给肉牛驱虫最好选在肉牛体重120公斤左右时进行另外,驱虫工作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上开展,牛在第2天白天排出体内虫体,利于收集处理。

在制定和执行驱虫方案时要特别注意,首次驱虫要统一对全场所有的牛,除吃奶肉牛犊,同时投药,以消灭传染源,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试验,严格的两次全场性驱虫,可将牛蛔虫在环境中的污染率由70%降低为接近于0。再者,分娩母牛是所产肉牛犊感染寄生虫的重要来源,产前的药物驱虫可打破母仔间的传播环节,所以母牛的产前驱虫是控制牛寄生虫传播的关键环节。另外,对因为刚入舍或其他原因产生应激反应的牛只,应该等待其稳定后在进行驱虫。为此,养殖户可在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和红塘,连饮1星期,并多投喂青草或青干草,2天后添加少量麸皮。

3、加强卫生消毒管理 日常要注意牛舍的卫生管理,保证牛舍的干净整洁。为避免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内的寄生虫,再次对牛群造成二次感染,养殖户应及时的清理牛群粪便。粪便应做无害化集中处理,一般可采取堆积发酵、焚烧或深埋等方式。清理完之后,牛舍地面、墙壁和饲槽要用5%~20%石灰乳或漂白粉溶液进行彻底消毒。

4、注意观察,防止不良反应 在对牛群做完驱虫后,要时刻注意观察牛群的采食、排泄及精神状况,避免造成肉牛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若肉牛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可立即灌服半熟绿豆汤去毒。用木炭灰或锅底灰50 g,拌入饲料中喂服拉稀的病牛,连服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