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瘟免疫失败发生的原因?

猪瘟免疫失败发生的原因?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对母源抗体的干扰考虑不足

母源抗体具有双重属性,其既对初生仔猪具有保护作用,也影响仔猪的首次免疫效果。而我们在生产上常常对仔猪母源抗体状况了解不够,为之做的实验室检测少之甚少。母源抗体高时接种导致免疫失败,母源抗体低时却迟迟没有接种,以至猪瘟已经发生,均使免疫达不到预期目的。

2、免疫抑制性疫病

目前广泛发生的圆环病毒Ⅱ型、蓝耳、伪狂犬病、肺炎支原体等疫病,致使猪群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形成猪瘟免疫失败。另外,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霉变饲料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结出血、水肿,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干扰猪瘟免疫效果,导致免疫失败。

3、胎盘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妊娠期间,胎儿经胎盘垂直感染猪瘟病毒,发生先天性感染。有的出现先天性震颤,有的因先天感染产生免疫耐受,注射疫苗却不产生免疫应答,在应激状态下却可引发猪瘟。

4、猪群潜伏感染或带野毒

给猪群接种疫苗时,猪群已经处于猪瘟的的潜伏期或者猪群已经感染携带猪瘟野毒,此时接种轻则无效,重则导致猪群暴发猪瘟。

5、猪群多种应激

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如气候聚变、冷热应激、湿度过大、通风不良、转群、运输、断奶等,都会导致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这些激素可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产生抑制作用,铸就免疫失败。

6、免疫程序不合理

疫苗种类、首免年龄、接种频率、时间间隔等是免疫程序的主体内容,如设计不合理,首免过早或过迟、两次免疫间隔的时间过长或过短、接种次数过多或过少等等,均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免疫失败。

7、免疫操作不当

生产上,由于消毒不严、针头选择不当造成的免疫失败有发生,有时甚至接种引发疫情。

8、疫苗方面的原因

包括疫苗本身的效价、效期、储存条件,以及使用时的回温等等,均会显著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效。

9、药物因素

在注射疫苗时使用对免疫有干扰的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以及各种兽药原粉等,会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细胞数量的减少,影响淋巴因子和免疫抗体的生成,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导致免疫失败。

10、饲养管理和饲料质量的影响,影响免疫效果

饲养密度大、极端环境、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致使猪群免疫应答能力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以及饲料中VE、VA 和铁、硒等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均会影响猪瘟抗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