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是什么? 玉米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玉米倒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的会绝产。因遇风雨造成的轻度倒伏,有些能够恢复,减产幅度不大。如果倒伏较重不能自然恢复时,将影响植物光合造成大幅度减产;玉米螟蛀空茎秆,易造成茎秆倒折;茎腐病也可造成茎秆倒折。极端缺钾的玉米秆脆,苗期施氮肥过多,根系分支少、入土浅,这些都可以使植株的支持力降低,而发生倒伏。
防治措施:
  (1)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一般情况下,这类品种株高和穗位较低,茎基部较粗,根系发达。
  (2) 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的适宜密度,购种后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根据地力情况,严格按各品种要求的种植密度种植。
  (3)测土施肥,缺钾的地块增施钾肥,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一般苗期以有机肥为主,使用复合肥作种肥,根据地力作好各期的施肥、追肥计划。
  (4)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掉玉米地里的积水,防止玉米倒伏。轻度倾斜,可以自然恢复。根倒伏严重的地块,在雨后两三天内人工扶直并适当培土。
  (5)蹲苗,可防止倒伏。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的抗倒能力。

  (6)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适时防治玉米螟,按品种说明书的施药方法,控制病虫害。
  (7)也可以采取化学调控措施,防止倒伏。例如,喷施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可以控制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还可减少空秆。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断等三种类型  一、引起倒伏的原因主要有: 1、拔节期水肥过猛。如拔节期水肥过足,出现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倒伏。 2、根系不发达。磷肥不足,根系原生长不良,或整地质量差,根系入土浅,气生根不发达等,一旦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出现根倒。 3、抽雄前生长过旺。抽雄前若玉米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 4、密度过大。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或间苗不充分,引起株间拥挤,节间细长,组织疏松,引起茎倒或茎折断。 5、病虫危害。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也易引起倒伏。二、防止倒伏的途径针对以上原因,防止玉米倒伏的途径有: 1、合理密植。依据地力和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可减少因根系少而浅及节间过长引起的倒伏。 2、合理施肥。根据玉米计划产量和土壤供肥量,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并结合玉米需肥规律,确定适宜的时期和施肥量,可有效防止倒伏。 3、肥地蹲苗。对水肥较高田,拔节前采用控水肥蹲苗方法,促根下扎和茎秆健壮防倒。 4、选用矮秆抗倒品种。 5、育苗移栽。移栽玉米由于有缓苗期,茎秆墩实粗壮,抗倒能力强。 6、化学调控。一般在玉米5—6片叶时,喷洒0.015的多效唑,亩用药液50千克,也可起到防倒作用。三、措施挽救对已经倒伏的玉米,可以根据倒伏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挽救,一般以不影响正常授粉为管理原则: 1、拔节前后的倒伏。因植株自身有恢复直立能力,不影响将来正常授粉,可以不用人工扶起。 2、抽雄授粉前后的倒伏。此时植株高大,倒后株间相互叠压,难以恢复直立,不仅直接影响正常授粉,还影响到光合作用进行,必须人工扶起,扶起时要早、慢、轻,结合培土进行

1、在种植玉米时,每亩随底肥施入150-300克禾丰颗粒锌或1-2公斤硫酸锌作为底肥。

2、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按照玉米品种的密度要求,不可随意增加种植密度。

3、在玉米3-5叶期和9-12叶期,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喷雾,每亩用5毫升禾丰锌+15毫升果蔬钙肥,促使根系发达,秸秆粗壮,增加秸秆的韧性。

4、适时喷施玉米矮壮素。喷施矮壮素的原则是“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黑不喷黄”。对于高肥田、施入底肥较多的地块或玉米秸秆较高的品种,应该适当加大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