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畜禽饲养环境的污染,可造成畜产品的不安全。生产环境对畜产品的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不合理排放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会造成畜产品的不安全,因为工业三废中的许多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汞、砷、铅、铬等金属毒物,会直接污染水源、饲草、饲料。另外,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在植物性饲料中造成残留。这些有毒物质就会通过饲草、饲料和饮水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并在动物体内大量蓄积,成为被污染的畜产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影响畜产品安全。一些饲料加工厂或畜禽养殖场受利益驱动,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如催眠镇静剂、激素等,导致这些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超标。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不遵守药物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如使用量、停药期、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等),不按规定落实停药期,或过量添加微量元素,造成畜禽体内大量蓄积,或随粪便排出,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另外,饲料霉变产生的毒素,通过饲料使畜禽致病,也会造成畜产品的不安全。
3. 畜禽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都会影响畜产品的安全。畜产品生产者不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不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投入品,将造成畜产品中农药、兽药超标。如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等不符合用药规则,在休药期结束前屠宰畜禽,长期超标、滥用兽药,尤其是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降低畜产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较差,使用违禁药品等造成畜产品安全隐患,或缺乏养殖知识长期使用配方不合理或不合格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导致动物体内某些元素超标导致畜产品不安全。
4. 动物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残留也严重影响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众所周知,农药和兽药的使用,可促进饲料作物和畜产品的生产,尤其是兽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畜产品品质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已成为现代畜牧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但是兽药的使用无疑会导致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和蓄积,并以残留的方式进入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生态环境。尤其是滥用兽药(如不遵守休药期)和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慢性、长期和累积的危害。
5.流通环节易产生第二次污染,畜产品流通领域包括运输、贮存等环节。
(1)被某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生长和繁殖并同时产生毒素,当人们食用含有大量活菌或毒素的食品,便引起细菌性的消化道感染或毒素被吸收人体内而造成急性中毒,造成畜产品的生物性污染,其中细菌、真菌、病毒是主要的污染源。
(2)为了保鲜,有些畜产品经营者使用化工制剂处理鲜活畜产品,如果所使用试剂是有毒有害物质,如用病死的畜禽做熟食;向生肉中注水,会造成畜产品的不安全。
(3)畜产品的储藏、运输、流通的方法和条件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达消费者手中,必然要使用各种运输工具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常常由于违反操作要求而造成微生物、化学物污染,如运输车辆不清洁,在使用前未经彻底清洗和消毒而连续使用,严重污染新鲜食品;或在运输途中,包装破损受到尘土和空气中微生物、化学的污染。在生产阶段,畜牧生产者必须控制兽药和其他化学投入物,认识水、土壤、家畜和人可能成为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来源。零售设施、餐馆和其他食品销售者必须认识如何确保适当的卫生方法和温度控制。
上一篇: 如何进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滴灌、喷灌?
下一篇: 红树莓的繁殖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