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苦瓜 > 棚室苦瓜高产栽培关键措施有哪些? 苦瓜

棚室苦瓜高产栽培关键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品种选择及苗床地设置:大棚栽培应选有比较早熟耐寒品种,目前常用品种有:槟城苦瓜、夏丰苦瓜、长白苦瓜、滑身苦瓜。苗床地应选择在3年没种过瓜类作物的温室或大棚内,以避免有相同的病虫害传染及缺乏相同的营养元素。
2浸种催芽及播种:辽宁南部地区大棚栽培苦瓜应在2月下旬将种子晒1天,然后用56℃温水浸泡20分钟,再将浸种温度降至30℃,保持24小时后将种子洗净用湿布包好,置于32~35℃的环境中催芽,待有70%左右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于苗床。播种前苗床浇足开水,既杀虫、杀菌,提高地温,又能使底水充足。当床内5厘米深度地温降至30℃时即可播种,每个有芽的种子按8厘米的距离进行点播,播后撒上1厘米厚的床土再盖上地膜。
3苗床期间管理:播种后的苗床温度保持在30~35℃之间,勿过高过低,有70%小苗出土时揭去地膜,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30℃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20℃左右,床土现白时,选择晴天上午9点左右喷一次小水,小苗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喷浓度0.2%磷酸二氢钾。小苗长到第3片真叶展开时,再喷一次同样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苦瓜苗长到5片真叶时,苗齐、苗壮颜色浓绿。定植前一周左右进行幼苗锻炼。白天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射,注意通风,使幼苗逐渐适应较低的自然环境温度,增强其抗寒抗逆能力。
4整地定植4.1选择土壤及施肥:苦瓜栽培选择在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大棚内,忌与瓜类作物连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将地深翻细耙,每667平方米施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5 00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生石灰50千克作基肥。4.2做畦定植:在大棚内苦瓜采用高畦栽培最为理想,畦宽1.2米,长10米,高20厘米,这样便于排灌。在辽宁南部地区大棚内地温稳定在12℃以上,一般在4月10日左右,应选择晴朗天气上午进行定植。株距80厘米,行距120厘米,一般667平方米定植700株左右。定植可进行3~4次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同时保持土壤水分,促进苗的生长发育。
5田间管理5.1温度、光照调节:早春气温较低,而苦瓜生长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同时要以晴天光照充足时,棚内温度适当高些,阴天光照不足时,棚内温度适当低些。白天棚内温度达到35℃时开始放风,当温度降至20℃时开始闭风,进入抽蔓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20℃,最适温度为25℃。5.2水肥管理:苦瓜全生育期追肥5次左右,追施氮肥时结合磷钾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硫酸钾5千克,并进行灌水。在结果高峰期应重施一次坐果肥,离根部20厘米左右开穴施入发酵腐熟的饼肥75克,然后覆土并进行灌水,在采收结束前一周停止追肥灌水。5.3整形插架:当孙蔓长到20厘米时,进行插架引蔓,每条孙蔓插一个竹杆,间距20厘米,搭成棚架结果,棚架高200厘米,能延长植株生长长度多结瓜,这种棚架结构非常结实不易倒伏。每一株苦瓜只留4条孙蔓生长,其余侧蔓全部摘除。苦瓜生长后期,茎蔓生长速度快。引蔓要勤,引蔓时间以晴天的下午3时为宜,其它时间引蔓易折断瓜蔓。5.4病虫防治:苦瓜常发生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是瓜实蝇、蚜虫。采用轮作,不与瓜类连作,及时中耕除草和摘除病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以及高畦种植可减少苦瓜病虫害发生。枯萎病发生于苦瓜节间上,病部以上茎叶尖水下垂枯萎。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抗枯灵水溶液喷雾防治。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种子及土壤中的病残体均可带菌,另通过雨水,昆虫及人畜活动而传播,侵害苦瓜茎、叶、果实;气温24℃左右,湿度97%以上最易发生流行。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600倍液治。白粉病发生较轻,一般常用粉锈宁防治。瓜实蝇又叫针蜂,其成虫似苍蝇,幼虫在果内蛀食,使果实发育受影响而变成畸形,后期果实腐烂变臭。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加3%白醋盛在瓦钵内诱杀成虫,也可用20%速灭杀丁5 000倍液喷杀,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蚜虫防治一般用一遍净配成水溶液进行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