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特点:玉米旋心虫在北方年发生1代,以卵在玉米地土壤中越冬。5月下至6月上旬越冬卵陆续孵化,幼虫蛀食玉米苗,在玉米幼苗期可转移多株为害,苗长至近30厘米左右后,很少再转株为害,幼虫为害期约1个半月左右,于7月中、下旬幼虫老熟后,在地表做土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羽化出成虫。成虫白天活动,夜晚栖息在株间,一经触动有假死性,成虫多产卵在疏松的玉米田土表中,每头雌虫可产卵1Q余粒,多者20-30余粒。
二、防治方法:1.一定要重视使用种衣剂,杜绝“白籽”下地。对已经包衣的种子,种子经营门店在销售前一定要搞清楚其所使用的种衣剂的成分、含量是否达到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旋心虫的标准,如果种衣剂对玉米旋心虫防效不理想,一定要在播种前重新使用含8%-10%克百威的种衣剂二次包衣。二次包衣时要注意所用种衣剂的杀菌剂成分,如果含有戊唑醇、三唑酮等对种子萌发会产生抑制和不良影响。近几年玉米旋心虫发生重的地块,可以用3%克百威颗粒剂播种前撒施,侧重提前预防。
2.玉米幼苗期用2.5%的敌百虫粉剂1-1.5公斤,拌细土20公斤,搅拌均匀后,在幼虫为害初期顺垄撒在玉米根部周围,杀伤转移为害的害虫。
3.生长期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或90%敌百虫300倍液或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60-75公斤。
4.用15%毒死蜱乳油500倍液灌根处理。
5.选用抗虫品种,虫害严重的地块,实行轮作倒茬。
下一篇: 影响向日葵引种成功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