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浇好返青水,施好返青肥。到春分时节,蒜苗开始返青发棵,由于早春地温低,最好在中午时浇好返青水,达到促苗早发的目的,结合浇水每亩冲施氮磷钾复合肥15~25公斤,或追施硫酸钾15公斤,之后适当控水,促进根系发育和蒜薹、蒜头分化。
2.浇足催薹水,重施催薹肥。在3月底4月初是花芽、鳞芽迅速分化时期,并逐步进入蒜薹、蒜头生长并进期,叶面积达到最大值,蒜薹迅速生长,此期的肥水管理直接影响到蒜薹、蒜头的产量。进而需水较多,必须及时浇水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因此,结合浇水每亩冲施复合肥25公斤,15天后每亩再冲施氮磷钾复合肥 25公斤或尿素、硝酸磷钾复合肥各15公斤。一般7~10天浇一水,大蒜抽薹期,每5~7天浇一次,每两水冲施一次速效氮肥,并结合喷施叶面肥补喷些硫,大蒜对硫的需求量也比较多。
3.浇足膨大水,巧施膨大肥。采薹后是蒜头膨大盛期,采薹时保护好叶片和根系。这时以蒜头膨大增重为主,采薹后要及时浇水,要防止大蒜叶片早衰,延长叶片绿色时间,并促进养分向鳞茎转移,以增加物质积累为主。因此,此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为辅,每亩冲施尿素或硫酸钾复合肥15~20公斤。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大蒜后期对水的需要,收前一周左右停止浇水。
1、除草松土:
2、灌水:大蒜播种后如果土壤潮润一般不需灌水即可出苗,土壤干燥时应灌一次齐苗水。在幼苗期一般应少灌水、多中耕,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和“退母”过早。在抽苔和鳞茎肥大期要增加灌水,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湿润。灌水应以沟灌为主,水不淹过墒面,土潮即撤,避免大水漫灌,蒜头采收前5~7天应停止灌水,否则容易产生散瓣蒜。
3、施肥:大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但根系浅,吸肥能力弱,所以应施足底肥,分期追肥,不断满足大蒜生长发育的需要。大蒜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占总用肥量的70%,氮、磷、钾比例1:0.8:1为宜,亩用纯氮12.5公斤左右,注意补充含钙肥料,增施硼肥,施肥上可使用“一道清”或重底早追方法。一般底肥亩用30公斤复合肥(15:15:15)加猪粪50―80担,退母期(出苗后5叶左右)追一次提苗肥,亩用尿素30公斤或35公斤碳铵,圆脚期(8片叶后),可每亩施20公斤尿素或30公斤碳铵。
4、病虫害防病:大蒜生长期间,特别是12月份以后,寒潮出现较多、低寒寡照、高湿度易导致大蒜病虫害发生。病害主要有锈病、叶枯病、疫病。防治药剂:粉锈宁、百菌清、敌菌特、速克灵,可以在发病初期或发病期间施药;虫害有葱蓟马,可用敌百虫进行扑杀。立春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日照增长,大蒜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此时需肥水最多,应注意看苗补肥、适时灌水,同时降低田间温度,以满足大蒜生长需要。
春季气温回升后,薹蒜进入旺盛生长期,对肥水的需求量相应增加,另外,病虫害也相继发生,田间管理必须跟上。
肥水管理。薹蒜的旺盛生长期,即蒜瓣分化,蒜薹生长的时期,此时正处于春旱之际,加之大蒜叶面积扩大,需肥水较多,所以每隔7天应浇水1次,提薹前3--4天停止浇水,以免脆嫩断薹。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3*16%三元复合肥10公斤,同时可用200倍的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进行叶面追肥2--3次。
病虫防治。薹蒜春季主要有紫斑病和叶枯病等病害。紫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蒜薹,病斑呈椭圆形,有同心轮纹。可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5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1000倍扑海因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叶枯病多始于叶尖,病斑呈不规则形灰褐色,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90%乙磷铝5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天喷1次,共喷3次。虫害主要是蓟马,可用菊马乳油1500倍液,敌杀死1200倍液,乐果乳油800倍液进行喷杀。
喷调节剂。在薹蒜伸出顶生叶时,喷1遍九二0生长调节剂,每克九二0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可以增加蒜薹产量。
上一篇: 面包树应怎样压条繁殖?
下一篇: 道州灰鹅属什么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