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晒田时应根据不同栽期、不同的土壤类型、水源条件、田间苗情按“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适时排水晒田(一般水稻移栽后40天左右)。 二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晒田应按照“看天、看地、看苗”的原则来确定晒田程度,以“下田不陷脚,田间起裂缝,白根地面翻,叶色退淡,叶片挺直”为晒田标准。三是做到及时复水,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根据水稻发育进程推测,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此时水稻对水分需求最为敏感,缺水会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上一篇: 青贮玉米有哪些主要类型?
下一篇: 优质稻产地指优质米的初级产品或产品原料的生产地,包括哪三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