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高温天气对水稻的影响有哪些? 水稻

高温天气对水稻的影响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高温天气对水稻的影响有哪些?请教了

 这段时间的高温天气让水稻生长进入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水稻在抓好水肥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掌握病害的发生情况,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扩散蔓延。防治要抓住关键环节,水稻分蘖期重点保护剑叶,破口期重点预防稻瘟病和螟虫,穗期达标防治。优先选择物理防治技术和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使病虫种群量控制在危害程度以下。化学防治病虫害要注意以下事项:一要适时、对症施药。如病害要选择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控效果较好,虫害要选择在幼虫期施药防控效果较理想。二要注意施药方法。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等主要危害稻株中部,对准稻株中下部喷粗雾防治等。

高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水稻对高温最敏感的抽穗扬花阶段遇到持续高温天气为害最重,一般减产3~5成,严重的减产7成以上,甚至绝收。

一、高温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危害 1、水稻花期。进行不同高温试验,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30℃高温处理5天对开花结实已有明显伤害,38℃高温处理5天则全部不能结实。开花期35℃高温处理6小时的空粒率比28℃处理增加13.2%~22.9%。水稻花期,不同高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对结实率影响不同,随着高温强度的加大和持续时间的延长,水稻秕粒率和空粒率增加。高温危害的敏感期为水稻盛花期,盛花期前或盛花期后较轻,开花当时的高温对颖花不育有决定性影响。从花粉粒镜检情况看,花粉率充实正常率明显下降,畸形率明显增加。它主要影响颖花的开放、散粉和受精,因而空粒增多。水稻开花期受害的机理,一般认为是花粉管尖端大量破裂,使其失去受精能力,而形成大量空秕粒。临近开花前出现高温,主要伤害花粉粒,使之降低活力,开花前一天的颖花受热害最重。 2、水稻灌浆结实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报道,不同高温对水稻灌浆期的影响不同。日温32℃夜温27℃处理5天,千粒重有所下降。日温35℃夜温30℃处理5天,千粒重和结实率都明显降低。其原因是灌浆期遇到高温会使籽粒内磷酸化酶和淀粉的活性减弱,灌浆速度减低,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

二、水稻开花、灌浆期受高温危害的温度指标 水稻不同发育期的高温热害指标不同,籼稻开花期间长期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30℃,短时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为35℃。根据试验和调研,一般认为孕穗、抽穗期受害温度指标为:日最高气温持续3天以上≥35℃。盛花期36℃~37℃严重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