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 > 白菜型油菜病毒病的症状有何特点? 白菜

白菜型油菜病毒病的症状有何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害症状

染病轻和发病晚的虽能抽薹,但花薹弯曲或矮缩、花荚密、角果瘦瘪、成熟提早。甘蓝型油莱则现系统型枯斑,老叶片发病早症状明显,后波及到新生叶上。初发病时产生针尖大小透明斑,后扩展成近圆形2~4mm黄斑,中心呈黑褐色枯死斑,坏死斑四周油渍状。茎薹上现紫黑色梭形至长条型病斑,且从中下部向分枝和果梗上扩展,后期茎上病斑多纵裂或横裂,花、荚果易萎蔫或枯死。角果产生黑色枯死斑点,多畸形。

病原形态特征

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发病主要表现为系统花叶。发病先从心叶开始,叶脉变黄白色呈透明状。严重时叶片皱缩,颜色深浅不一,花序短缩,花器丛集,植株矮小,角果瘦小弯曲,呈鸡爪状,造成荚枯籽秕,甚至植株早期死亡。此病在4~5月间,当温度升高时,花叶症状往往隐蔽。甘蓝型油菜植株发病后,主要症状为系统性黄斑和枯斑。先从老叶‘发病,渐向新叶发展。开始开叶区面隐现退绿小圆斑,以后逐渐发展成直径2~4毫米(少数可达5~8毫米)近圆形的黄斑或黄绿斑,多数边缘有细小褐点组成连续或断续的圈纹,呈油渍状,有的在斑内或中央生有小褐点。再以后部分黄斑中央略下陷、形成枯白色半透明小点,逐渐扩大至黄斑变成灰褐或灰白色枯斑,枯斑内中央散生小褐点或在中央形成一个大褐点。温湿度适宜时,则出现中间绿色,外转围黄色的环斑。病叶枯黄时,斑点仍清晰可见。茎上发病,往往产生水渍状,紫褐色形状大小不等的条斑,所结角果皱缩瘦小,甚至全株枯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我国冬油菜区病毒在寄主体内越冬,翌年春天蚜、菜缢管蚜、棉蚜、甘蓝蚜等蚜虫传毒,其中桃蚜和菜缢管蚜在油菜田十分普遍,冬油菜区由于终年长有油菜、春季甘蓝、青菜、小白菜、荠菜、蔊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和杂草,成为秋季油菜重要毒源。此外,车前草、辣根等杂草及茄科、豆科作物也是病毒越夏寄主。春油菜区病毒还可在温室、塑料棚、阳畦栽培的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留种株上越冬。有翅蚜在越夏寄主上吸毒后迁往油菜田传毒,引起初次侵染。油菜田发病后再由蚜虫迁飞扩传,造成该病再侵染。冬季不种十字花科蔬菜地区,病毒在窖藏的白菜、甘蓝、萝卜上越冬,翌春发病后由上述蚜虫传到油菜上,秋季又把毒源传到秋菜上,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此外病毒汁液接触也能传毒。新近研究指出TuMV和CMV除蚜虫传毒外,还发现有自然非蚜传株系存在,给防治带来困难。但对研究植物病毒又开拓了新领域。油菜栽培区秋季和春季干燥少雨、气温高,利于蚜虫大发生和有翅蚜迁飞,该病易发生和流行。秋季早播或移栽的油菜、春季迟播的油菜易发病。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较甘蓝型油菜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