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奶牛易患的传染病有哪些?

奶牛易患的传染病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牛白血病、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奶牛的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副结核病为其常见的传染病.

奶牛易患的传染病常见有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我国养牛界已总结出对其净化的有效措施。饲养奶牛随着牛群的扩大,引进牛只特别是频繁地从国外引进奶牛,伴随而来的也引发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RVD/MD)等。

1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潜伏期短者两周,长者可达半年。母牛流产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流产多发生于怀孕5~7个月,产出死胎或弱胎。母牛流产后常伴有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阴道内流出红褐色恶臭液体,可持续2~3周,或者子宫蓄脓长期不愈,常因慢性子宫内膜炎而多年不孕。由于该病临床上多呈阴性经过,又缺乏典型症状,极易被基层兽医所忽视。因此奶牛场要坚持每年进行2次血清学检验,对平板凝集试验阳性和可疑者,要进一步进行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确诊的阳性病牛必须及时予以淘汰,同群健康牛还要进行免疫接种。

2 李氏杆菌病

牛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的疾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患有李氏杆菌病的动物是该病的传染来源,病畜随粪便、尿液与乳汁排出病菌,公牛则可从精液中排出病菌。健康动物主要是由于采食了污染有病菌的饲料和水而发生感染。李氏杆菌病的潜伏期约2~3周。病牛在发病初期即见体温升高,但很快降至常温。患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刍减弱或停止,继而出现流涎,两耳下垂,眼睛半睁半闭,流泪怕光,头颈常呈一侧性麻痹,弯向一侧,最后昏迷而死。该病诱发流产多在春秋季节发生,尤以怀孕4~6月为多。患牛常无任何症状而突发流产。剖检胎儿可见淡红色胸腹水、胃肠充满气体或粥样液体。母牛剖检主要变化为脑和脊髓充血与水肿,或有脓灶。确诊需经过实验室检查。该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治疗用四环素族抗生素和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均可。四环素族抗生素每千克体重剂量10毫克、链霉素为2万单位、磺胺类药物0.1克。

3 牛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属于细螺旋体属的微生物,流行于我国的有14个血清群计56个血清型。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而发病。牛通过交配也可传播这种疾病。奶牛主要症状是流产,常呈亚急性经过。病程较长,体温略有升高,食欲不振,反刍不全,精神萎顿。乳汁色泽变黄,产奶量减少或停止,有时且含有凝固的血块。全身黏膜和浆膜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通常在2~3周内痊愈。泌乳量恢复较慢。根据疾病流行情况、症状和剖检变化,可怀疑患有该病。确诊的方法很多,包括微生物学检查、动物接种和血清学诊断等。该病可用四环素和链霉素治疗,动物每千克体重为25~30毫克,分两次肌肉注射,连用数日。同时以大量的10%葡萄糖和维生素C行静脉注射做对症治疗。发现病牛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消毒场地和用具,注意避免水源和饲料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