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后备母猪如何选择?

后备母猪如何选择?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选留后备母猪

1.从优良公母猪后代中挑选后备母猪:在选留后备母猪时,应设法了解其父母及其直系血亲的生产性能,要从饲料报酬高、增重快、肉质好、屠宰率高、母性好、产仔多、泌乳力强、仔猪生长发育快、断奶体重大、适应性强的优良公母猪后代中挑选后备母猪。

2.选留后备母猪的品种特征:体表要求是头形清秀,眼明有神,母性良好,肩月甲平整,胸部宽深,背腰平直宽广且长,后躯臀部宽广,肌肉丰满,四肢粗细适度,结实有力,姿势端正,身体各部协调匀称,乳头发育正常,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粗细长短适中,距离相等,特征明显,皮毛稀疏,短而有光泽,周身平滑,富有弹性。

二、培育后备母猪

1.加强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肌肉和骨胳发育,防止过肥。

2.要在基本保证营养的前提下,逐步以青粗饲料为主饲喂,锻炼胃肠耐粗饲能力,增大胃肠容积,一般日粮中精料与青饲料比例1∶3为宜。

3.按月称重,根据体重发育情况分析改进培育措施。

4.做好驱虫和防疫注射工作。

5.6~8月龄再进行一次选择,把不符合种用母猪标准的后备母猪及早转入育肥群,合格的后备母猪配种后转入基础母猪群。

后备母猪的选择

  后备母猪的选择,是根据本场的繁育需要确定,有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如果是商品性的规模猪场,还应根据本场的杂交组合来确定,通常以杂交一代母猪为主如长大一代母猪或大长一代母猪。

  后备母猪的选择有本场选留和外购两种方式

  1、本场选留:本场选留的后备母猪,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依据断奶窝重来确定,断奶窝重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与仔猪的初生重、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与母猪的泌乳力、护仔性;与公猪的生产性能(日增重、料重比、胴体品质)有直接关系。将断奶窝重逐一排队,选断奶窝重大的为第一次选留对象,以后再从断奶窝重的里边,根据仔猪本身发育良好,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的作第二次选留。在同一窝中,如发现有个别的仔猪有疝气(赫尔尼亚)、隐睾、销肛等遗传缺陷的,即使断奶窝重大,也不能从中选留。

  第二阶段主要根据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和初情期来选留,4—5月龄的后备母猪表现为身体发育匀称、四肢健壮、中上等膘、毛色光泽。凡表现窄胸、扁肋、凹背、尖尻、不正姿势(x状后肢)、腿拐、卧系乳头凹陷、阴户小或上撅、毛长而粗糙等,不应选留。初情期是指后备母猪达第一个发情期的月龄。同一品种(含一代母猪),初情期越早,母性越好。进入初情期,表明母猪的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具备做母猪的条件。初情期较晚(7月龄以上)的不应选留。

  第三阶段主要根据母猪第一次产仔后的表现,如产仔头数、泌乳情况和护仔等性能选留,淘汰那些产仔头数少、泌乳差、护仔性能不好的。据报导,母猪压死仔猪的行为具有高度遗传特性,比如母猪在分娩泌乳期间有压死仔猪情况发生,那么从同窝仔猪中选留的小母猪,长大后也会发生相同情况,而且遗传的比例高达20%以上。

  2、外购。

  外购后备母猪,最好在4—5月龄,体重60—75公斤期间进行。此阶段的猪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生殖器官及乳头状况等基本定型,易于外观选择,再者到配种月龄还有2—3个月时间,可有隔离观察、免疫、换料及加强饲养管理的充足时间,外购后备母猪应注意的事项:

  (1)要到经过国家鉴定验收,并持有种猪生产和销售许可证的原种猪场或祖代猪场去购买。

  (2)购买前先了解该场是否是疫病暴发区,是否有某些特定疫病。

  (3)在运猪过程中做好运猪车的消毒,夏天炎热季节的防暑降温和冬季严寒季节的保温工作。

  (4)外购的猪到场后,放到经严格消毒过的猪舍隔离观察30天以上,并按计划做好疫病免疫。

(5)索取种猪系谱卡,并查对添写的项目是否完整及有误。系谱卡一般包括:耳号、出生时间、初生重、同窝仔数头数、左右乳头数、断奶天数、断奶窝重、血统关系表、出场日期以及疫病免疫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