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红不宜过早
一般在果实充分长大时催红效果最好。若果实还处在青熟期,未充分长大,急于催红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
二、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
番茄催红大多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加水4千克,混合均匀后使用。如药液浓度过高,会伤害植株基部叶片,使叶片发黄,产生明显的药害症状。
三、每次每株催红果实的数量不宜太多
单株催红的果实一般每次1-2个。因为单株一次催红果实太多,植株受药量过大时易产生药害。
四、药液不宜沾染叶片
如果药液沾染叶片,就会导致叶片发黄凋落。
五、催红的具体做法
用小块海绵浸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戴上棉纱手套浸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
用小块海绵浸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戴上棉纱手套浸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
番茄进入成熟收获期后,进行番茄催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催红不宜过早。果实生长不足,幼果浸乙烯利后,上色不好,容易导致番茄外表呈米黄色,有时外皮微红,但内部仍为绿色,果浆少、僵硬、品质下降。一般要求番茄果实充分长大,由白变成米色时,催红效果好。
2、催红使用药剂浓度不宜过高。番茄催红主要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加水4 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后使用。药液浓度过高, 药害症状为植株基部叶片受损,发黄,症状明显。
3、单株果实催红数量不宜太多。以每次1―2个为好,因单株一次性催红果实太多,受药量过大,易产生药害。
4、催红药液不宜沾染叶片。药液沾染叶片,易导致发黄凋落。正确做法是:切取小块海绵,浸沾药液,涂抹果实表面。
5、催红温湿度要要严格控制。低温不利于番茄上色, 湿度过大果实易发病腐烂,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保持80―85%。
番茄果实变红,是靠自身“茄红素”的一种化学物质力量,但“茄红素”只有在20一25℃的温度范围内才能生成,温度过高、过低都不行。因此早春、晚秋的温度低于这个范围或盛夏超过这个范围时,番茄都不能变红。这时,可用这个巧妙的土办法催红番茄:在露地铺上稻草,用清水洒湿,一个紧挨着一个放几层皮面发白的番茄,然后搭上供形支架,覆盖塑膜。
膜内温度高于35它时,膜上盖草遮荫降温。不要3天,即可催红。此外盛夏期间,也可以把青番茄堆放在室内,用塑膜盖好,然后紧闭门窗,经过一夜,便可变红,也可以把青番茄装在抽屉里催红,但要经过7一l0天左右才能催红。
番茄果实变红,是靠自身“茄红素”的一种化学物质力量,但“茄红素”只有在20一25℃的温度范围内才能生成,温度过高、过低都不行。因此早春、晚秋的温度低于这个范围或盛夏超过这个范围时,番茄都不能变红 一、催红不宜过早
一般在果实充分长大时催红效果最好。若果实还处在青熟期,未充分长大,急于催红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
二、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
番茄催红大多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加水4千克,混合均匀后使用。如药液浓度过高,会伤害植株基部叶片,使叶片发黄,产生明显的药害症状。
三、每次每株催红果实的数量不宜太多
单株催红的果实一般每次1-2个。因为单株一次催红果实太多,植株受药量过大时易产生药害。
四、药液不宜沾染叶片
如果药液沾染叶片,就会导致叶片发黄凋落。
五、催红的具体做法
如秋季必须催红,可用小块海绵浸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戴上棉纱手套浸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
六、 催红温湿度要要严格控制。低温不利于番茄上色, 湿度过大果实易发病腐烂,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保持80―85%。
上一篇: 如何对大白菜进行追肥?
下一篇: 香花槐的接穗和贮藏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