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巴氏杆菌病也称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鸭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排绿色水样稀粪,肝脏上布满细小的灰白色坏死灶。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该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浓染的短杆菌。病鸭、带菌鸭以及其他病禽都是本病的传染源。被污染的场地、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都可传染。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其他疾病以及许多应激因素都可促使禽群爆发此病。各种日龄鸭都可感染发病,青年鸭、成年鸭比雏鸭易感,3周龄以内的雏鸭很少发生此病。
二、症状和病变
1、最急性型:发病初期,在鸭群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有鸭子突然死亡。
2、急性型: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行动迟缓、步态蹒跚。嗉囊积食胀大,倒提鸭时,常从口鼻流出酸臭液体。病鸭张口呼吸、口流黏液、气喘、摆头甩头、力图排出喉腔粘液,所以又叫“摇头瘟”。病鸭腹泻下痢,排出绿色水样稀粪。
3、慢性型:常见病鸭关节肿胀,跛行,行走困难。
4、病变:急性病例死亡的病禽全身充血,心脏脂肪处、浆膜和粘膜上以及腹腔处出现斑状出血,肠道发炎,十二指肠出血、淤血,肺充血、出血及炎性病变。在腹腔内可见到卵黄,或在病死产蛋鸭的输卵管内见到几乎完全成形的鸭蛋,肿大的肝脏上可见众多细小的灰白色坏死灶。慢性病例以局部感染为特征,病变常见于呼吸道(如窦和肺);在结膜囊内,眶下窦内可见到干酪样渗出物;在受感染的关节囊内有粘液性渗出物,肠道发炎,整个内脏器官和组织上可见多量斑状出血。
上一篇: 山羊疥癣病怎样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