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桑天牛为害无花果的症状及防治? 其他经作

桑天牛为害无花果的症状及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桑天牛为害无花果的防治方法:一、栽培防治根据桑天牛有喜食桑树、柞树的特点,以桑树或柞树作为诱集树种。即在无花果园100米以外栽植桑树或柞树,作为隔离保护带。在桑天牛发生期间,对桑树进行喷药防治,注意诱树防治要及时、彻底。以减轻虫源,对无花果树的危害。二、人工防治在成虫发生前对树干和大枝涂白涂剂,防治成虫产卵。在桑天牛成虫发生期,早晚捕捉成虫。在7至8月份采用人工挖除卵粒,每隔7至10天检查一次产卵刻槽,在刻槽处用小刀刺破卵粒或刺死初孵幼虫,检查挖卵2至3次就可控制幼虫蛀干危害。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发现湖潮湿新鲜排粪孔时,先用铁丝将虫粪掏光,然后将磷化铝片剂塞入排粪孔内,并用粘泥密封虫孔,进行熏杀。或用兽用注射器将40%氧化乐果乳油40至50倍液注入排粪孔,然后用泥堵塞虫孔,防止药液外流。

一、桑天牛为害无花果的症状:

桑天牛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成虫啃食嫩枝皮,伤痕呈不规则条块状,严重时枝条树皮被啃光,造成结果枝易折断枯死。成虫在枝干上产卵于刻槽中部。卵孵化后虫,幼虫在枝干内沿木质部、髓部向下蛀食,可蛀食至根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树势早衰,影响当年果实产量,而且树体耐寒性降低,容易出现冻害,严重时全株枯死。桑天牛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4至5月份进入危害盛期。5月下旬老熟幼虫沿虫道上移做蛹室化蛹,成虫6月中下旬羽化后即啃食无花果新梢皮,并在枝干上产卵,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初孵幼虫直接蛀入木质部取食,并向树干基部蛀食发育,幼虫一生蛀道长达1.5至2.5米。11月中下旬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状态。

二、防治方法:

1、栽培防治根据桑天牛有喜食桑树、柞树的特点,以桑树或柞树作为诱集树种。即在无花果园100米以外栽植桑树或柞树,作为隔离保护带。在桑天牛发生期间,对桑树进行喷药防治,注意诱树防治要及时、彻底。以减轻虫源,对无花果树的危害。2、人工防治在成虫发生前对树干和大枝涂白涂剂,防治成虫产卵。在桑天牛成虫发生期,早晚捕捉成虫。在7至8月份采用人工挖除卵粒,每隔7至10天检查一次产卵刻槽,在刻槽处用小刀刺破卵粒或刺死初孵幼虫,检查挖卵2至3次就可控制幼虫蛀干危害。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发现湖潮湿新鲜排粪孔时,先用铁丝将虫粪掏光,然后将磷化铝片剂塞入排粪孔内,并用粘泥密封虫孔,进行熏杀。或用兽用注射器将40%氧化乐果乳油40至50倍液注入排粪孔,然后用泥堵塞虫孔,防止药液外流。

桑天牛2~3年完成1代,幼虫在枝干内经过2个冬天,第3年6~7月间化蛹。成虫啃食幼嫩枝皮层,在小枝上产卵,用嘴将皮层咬成“U”形伤口,卵产在伤口内。孵化的幼虫先向枝条上方蛀食约1厘米,然后调头钻入髓部向下蛀食。每蛀食5~6厘米向外蛀1个排粪孔,愈下孔距愈远,、幼虫常位于最后1个排粪孔的下方。可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进行综合防治。
一、园地及品种选择
园地远离桑树、杨树等寄主林木。栽植时选用抗虫优良品种苗木,如紫果1号、布兰瑞克等。
二、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冬季及时剪去虫枝、枯死枝、内膛过密枝,集中起来烧毁,可消灭越冬害虫。无花果生长季节,追肥宜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合理套种,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提高无花果抗虫害能力。
三、设置防虫网
在树体上方设置防虫网,能有效阻止成虫和飞鸟进入,减少虫害和鸟害,可生产无公害无花果。
四、药物防治
6月上中旬成虫发生初期,在无花果树干、枝条上喷洒50%乙酰甲胺磷800~1000倍液(间隔10日),能于产卵之前有效杀灭成虫。6~7月成虫发生期,利用其白天不易活动的特性,组织劳力捕捉,特别是在雨后,可用棍棒敲打枝干,成虫即惊落地面,然后蹋死。春秋两季为药杀幼虫的关键时期,根据落在地面的新鲜粪便位置,寻找幼虫蛀孔,用兽医注射器将50%敌敌畏50倍液注入,再用粘泥塞孔。也可取小棉球沾敌敌畏100倍液,用粗铁丝将棉球塞入最下面倒数第二个排粪孔内,效果很好。